题目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先进的中国人民不断探索正确的发展道路,并一步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历史。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失败使国人痛心疾首、深受震撼,一些有识之士如康有为、梁启超等痛定思痛,开始探索新的救国之道。他们认为,中国要生存、要强大,应该而且也只能像日本那样变法维新,学习西方。1895年春,1300多名举人在北京发动“公车上书”。
——摘编自雷颐《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
材料二:中国在巴黎和会上蒙受的屈辱阻碍了中国寻求西方模式的国家认同。五四知识界对西方的幻灭,伴随着亲苏俄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许多中国人认为俄国革命是中国进行国家建构的唯一成功楷模。 ——摘编自徐国琦《中国与大战:寻求新的国家认同与国际化》等
材料三:
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不然就很困难。有了这个家,就可以作为同敌人进行革命斗争的根据地。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中央革命根据地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1)
“中国的失败”指中国在哪次战争中的失败?康、梁等人是从哪一层面着手探索救国之道”的?“公车上书”之后,他们“探索新的救国之道”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2)
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人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促进了哪一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并促成国内哪一政党的建立?综合材料一、二,概括当时中国的有识之士自觉承担的时代重任。
(3)
带领中国工农革命军创建的第一个“家”在哪里?这一时期,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该“创造性”体现在中国革命实现了哪一转变思想在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答案: 甲午战争(或甲午中日战争)。制度(或政治)。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
寻求西方模式到追随苏俄模式(或俄国革命的模式)。马克思主义。中国。救亡图存。
井冈山 。从城市转入农村。中共七大(或中国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