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从古丝绸之路到现今的“一带一路”,中国外交展示过灿烂辉煌,也经历过风霜雪雨。如今中国引领的新型国际关系之路,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外交的传统智慧与天下情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开拓与辉煌之路】 材料一: 【伤心与屈辱之路】 材料二:列强的炮火将昏睡自大的中国卷入世界,灭顶危机使中华民族开始认“夷”为师。为保祖宗基业,清王朝力图借西方之“长技”求强,求富,用西方科技挽回颓势。然而,黄海大战的硝烟宣告了这仅仅是垂暮者的一厢情愿。 材料三: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一时间,中国的心脏插着的是八个国家的旗帜。人类进入近代以来,还没有哪个国家曾遭受过如此的屈辱,整个中国仿佛都被撕裂了。 ——选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风雨之彩虹之路】 材料四: (1) 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说出两点即可) (2) 仔细分析材料一中的八副图,结合所学知识,请归纳古代中国外交往的特点。(提示从路线、方式、政策三方面考虑) (3) 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请用一句话概括“列强的炮火将昏睡自大的中国卷入世界”的含义。 (4) 材料三中的“国耻”是指哪一场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哪一屈辱条约?这一条约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 请再举一例,材料四中未提到的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成就。 (6) 通过学习中国外交的历史,谈谈对你的人生之路有何启迪(说出两点即可) 答案: 原因:国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辉煌灿烂、科技发达交通发达、对外开放的政策和外交家的智慧、不怕艰难困苦的精神等都是影响对外交往的因素。 路线:对外交往经历了从陆路为主向海路为主的转变。(或者汉朝以陆路为主,唐朝以海路为主。)方式:和平交往和暴力冲突,和平友好交流,是我国对外交往的主流。政策:对外交往从开放逐渐走向闭关锁国。(唐朝对外开放,清朝初年闭关锁国) 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国门;英国的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开始。 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条约:《辛丑条约》;影响:是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成就:中美建交;港澳回归;2008年奥运会;杭州G20峰会;成立亚投行等。 启迪:友好合作、心胸开阔包容别人、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互相帮助共同分享成果、不怕艰难困苦、百折不挠的精神等。
历史 试题推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