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36年,中华民国政府为维护粤(广州)汉(武昌)铁路和修理蒸汽机车,在株洲的田心(瑕)打下第一根柱基,奠定了株洲作为中国机丰制造基地的地位。1949年以后,国家重启株洲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目前,株洲是全世界规模最大、配套最全、技术水平领先的轨道交通制造基地。株洲已汇集中车株洲电力机丰、中丰株洲电机等超过300家骨干企业及配套企业的集约型产业体系,建成了集产品研发、生产制造、物流配送、售后服务一体的全产业链,能为全球轨道交通用户提供行业内几乎所有服务。轨道交通产业本地配套率在80%以上。2021年3月,株洲被列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基地,图为湖南省水系、铁路(1937年).主要城市和矿产资源分布示意图。
(1)
分析当时民国政府选择在株洲建设铁路维护中心的原因。
(2)
说明株洲建设成为我国乃至世界最大机车制造产业中心的有利人文条件。
(3)
分析株洲轨道交通全产业链集群发展模式的优势。
(4)
目前我国高速轨道交通设备进人欧美市场难度较大,成功案例不多.试分析原因。
答案: 株洲为粤汉铁路中间位置,且为粤汉铁路与浙赣铁路交会处,客货集散转运需求大,需维修的机车多;靠近湘江,为南方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节点),水陆交通便利,运输铁路维修人员及铁路器材便捷。
机车产业制造历史悠久,产业基础雄厚;经过多年的发展,储备了雄厚的技术力量;拥有熟练的技术工人数量多;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基地,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等。
利于轨道交通上下游产业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协作,促进整体创新发展;全产业链集群发展,降低内部交易成本,形成规模优势、比较优势;提升轨道交通产业整体的抗风险能力。
欧美国家实施严格的产业保护政策,贸易壁垒增多;欧美国家高速轨道交通技术水平较高,轨道交通设备对外需求相对较小;欧美国家公路、航空运输系统发达,私家车保有量大,对高速铁路的需求量小,建设高铁的意愿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