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专项训练。
(一)
一堆人正拼命地拥挤着,只见一只只白皙的手、古铜色的手、粗糙的手、柔软的手,本能地向前伸,本能地挥舞着,都希望抓住车门。一位胖大嫂粗而短的右脚刚踏上车阶,左脚便不停地往外蹬,她使出吃奶的劲儿用力地扭动着肥胖的身躯,一双臃肿的大手拼命地抓住车门扶手。任凭她怎么努力,结果那屁股还是被车门狠狠地挤压了一下,疼得她直叫“我的妈呀”。挤车可真是一场不同寻常的战斗呀!
(二)
晚上,我和妈妈一起去北京音乐厅听演奏会。到那里时,人很多,节目也挺丰富。有吹萨克斯的,有小号合奏的。灯光暗了,演出者各就其位。他们用打击乐器合奏,每个人都很投入。一曲终了,掌声雷动。突然一束灯光射向大厅后方,大家都好奇地往后看。一位男乐手深情地用萨克斯吹着《回家》,他很用心,头也随节拍而动。他走近了,我看到他的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但他毫不在意。观众们也被带动起来了,有的和着节拍拍手,有的闭上眼睛随着节拍晃头。人们沉醉其中。乐曲结束了,男乐手在灯光的投射下重返座位。人群中爆发出如潮般的掌声,还有人大喊:“再来一个!再来一个!”整个音乐厅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1)
选文(一)(二)都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来描写场面,描写的分别是和两个场面。
(2)
选文(一)描写了和的表现,其中对的描写是“点”,对的描写是“面”。
(3)
选文(二)是嗣绕哪句话展开描写的?选文(二)中画“ ”的句子是“”(点
面)的描写,具体详细地写出了男乐手。
(4)
选文(二)的原稿是这样的:
晚上,我和妈妈一起去北京音乐厅听演奏会。到那里时,人很多,节目也挺丰富,有吹萨克斯的,有小号合奏的。我最喜欢一位男乐手吹奏的《回家》。好一派欢乐的气氛!比较两段文字,说说原稿和修改稿哪一个更精彩,为什么?
答案: 【1】挤车【2】听演奏会
【1】一堆人【2】胖大嫂【3】胖大嫂【4】一堆人
【1】到那里时,人很多,节目也挺丰富。点【2】演奏的投入
修改稿更精彩。原稿只是简单地陈述了听演奏会的过程和自己的感受。而修改稿做到了两点,一是“面”的描写比较丰富,对观众(包括“我”)的描写,衬托出了演奏会的精彩;二是“点”的描写具体,对男乐手的细节描写,直接突出了演奏会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