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你是我最笨的学生
①毕业后我留在北京教书,父亲闲着寂寞,便打电话托我买台电脑,他要和我视频聊天。我笑他,都50岁的人了,对电脑一窍不通,可得专门请个老师才行。父亲说,几年前你是我的学生,现在让老爸做你的学生好不好?我说那老爸你得认真学,我可没时间手把手教你。父亲笑着说,那是当然,我得争取做闺女班里最聪明的学生。
②以后的每个周末的晚上,我都被老爸硬拽到电脑前,起初是打长途教他申请到了QQ号,然后是终于让他学会了使用视频。到了这一步,父亲就有些懈怠,我每次都是扯着嗓子教他如何搜索资料、如何盲打、如何储存东西,我觉得自己所费的劲,几乎比教班级里最笨的学生还要大,但父亲的电脑知识,却始终停在开着视频,对着话筒和我呵呵说笑的程度。
③老爸似乎对自己的愚笨没有丝毫的察觉,他胖胖的脸在视频的镜头里,始终是心满意足地笑着。我说老爸你要实践啊,只是每个周末听我讲,之后一个星期就再也不摸电脑,那怎么行?父亲照例在视频里笑开了花,说,老爸其实很聪明的,姑娘你只要有耐心,老爸肯定会进步飞速。我看着每一个指令需要我重复N遍后才会点头的一脸茫然的父亲,突然有点泄气。我在想究竟是我这个老师不合格,还是父亲真的太笨,对这样先进的知识,完全没有学会的细胞?
④父亲所谓的进步,也就到能和我打字聊天为止。此后不管我怎么努力,他都停在原地,再不会前进半步。隔壁的同事每每听到我声嘶力竭地在房间里吼,就知道准是又在教父亲上网了。有一天,我同事无意中笑着说,对待笨的学生,冷落有时候比耳提面命的教导更管用,为什么不试试呢?我欣然采纳。
⑤老爸对我的这项政策显然有些不适应,没过一个星期,他就撑不下去了,说姑娘你还是手把手地教教老爸吧,我这么一大把年纪,比不上你们年轻人。后来见我无动于衷,终于急了,竟然和我开始冷战。我打电话给母亲,让她转告父亲,像他这么笨的学生,我还是第一次碰到,都三个月了,打字还像牛车的速度,照这样下去,我岂不是教他一辈子也教不会?母亲听完我的抱怨,叹口气,小声道:孩子,其实你爸哪有那样笨呀,他只是想多听你说说话罢了,他要是什么都学会了,还怎么能认你做老师?你每次在视频上不耐烦地朝他嚷,他都不急不躁,还笑着听你讲课,如沐春风。他花几千块钱,只是买了个能看见你的模样的电话而已 , 他这么大年纪了,学会上网又能做什么呢?能和你面对面地聊天,对他来说,就已经是精通电脑了呀!
⑥最笨的那个学生原来是我,笨到和父亲面对面,看见他温柔地冲我笑啊笑,都不知道,他心里想着的,只是看看千里之外的我,是不是还好好的,是不是还像他想念我一样,将他放在心里最温暖的地方。
(1)
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
A . 时间顺序
B . 空间顺序
C . 逻辑顺序
D . 事情发展的顺序
(2)
第②段中,父亲有些“懈怠”的原因是什么?( )
A . 父亲年纪大,学电脑费劲。
B . “我”怨父亲笨,使他兴趣大减。
C . “我”都是扯着嗓子教他,致使他不爱学。
D . 父亲有意“懈怠”,好多些机会与“我”交流。
(3)
第⑤段中“这项政策”指的是( )
A . 手把手教父亲学电脑。
B . 父亲学会了使用视频。
C . “我”冷落父亲一段时间,不再教他学电脑。
D . 父亲懂得如何搜索资料、如何盲打、如何储存东西。
(4)
下面哪句话为第⑤段的画线句作铺垫?( )
A . 到了这一步,父亲就有些懈怠。
B . 父亲所谓的进步,也就到能和我打字聊天为止。
C . 我觉得自己所费的劲,几乎比教班级里最笨的学生还要大。
D . 最笨的那个学生原来是我,笨到和父亲面对面,看见他温柔地冲我笑啊笑,都不知道……最温暖的地方。
(5)
题目是“你是我最笨的学生”,为什么“我”却说“最笨的那个学生原来是我”?
(6)
本文主要写“我”与“父亲”之间的事,但作者又安排了“母亲”这一人物,你觉得有必要吗?为什么?
(7)
你觉得文中的“父亲”是个怎样的父亲?请联系文本内容简要写下来。
答案: D
D
C
D
题目独特,引起阅读兴趣;题目实质是“我”是老爸最笨的学生,因为我竟然不知道老爸内心最简单、最真实的想法,“我”没有真正地去体会父亲的爱,反而去责备他。
有必要。因为母亲的话让我明白了,父亲那里是笨,他心里想着的是通过我教他电脑,看看千里之外的我,是不是还好好的。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