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困平城,病流矢,陵迟不救者三代。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继汉而帝者,虽百代可知也。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然犹桀猾时起,虐害方域者,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卷
材料三: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里,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材料四:“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蘑曝杂记》卷
请回答:
(1)
依据材料一,谈谈汉唐中央集权曾经一度遭削弱的原因,并指出作者推崇何种国家结构体制。
(2)
材料二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的具体措施指哪些?材料二作者对此看法如何?
(3)
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元朝为什么实行行省制?
(4)
材料四中雍正帝设军机处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军机处的职能和作用是什么?
答案: 原因:汉朝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唐朝中期则军事举措失当。作者推崇郡县制。
措施: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解除地方节度使的兵权;从地方军队中挑选强壮士兵,编入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作者看法:①改变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②造成了地方权力过小、财政困难、军事力量薄弱,导致“积贫积弱”的后患,最终被少数民族灭亡。
职责不同:唐朝的中书省负责起草和颁发皇帝的诏令;元朝的中书省掌管全国行政事务。原因:元朝疆域辽阔。
原因:镇压边疆叛乱;防止军机要事的泄露职能:迅速将笔录的皇帝旨意传达给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作用:使皇权专制得到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