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18年,我国涌现诸多创新成果。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水上首飞,“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完成建设,基于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成功克隆出猕猴等十项基础研究进展入选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材料二:我国天文学实测水平和队伍与欧美还是存在差距,这是由于在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我国相关投入基本都是空白,也没有建设大型设备。此外,在资金投入上还是以政府为主,一定程度上存在追求应用价值的倾向。(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2)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国家应该怎么做? 答案:【答案】(1)材料一说明:当前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创新成果显著。材料二说明:我国在基础研究方面仍然面临着诸多不足,与发达国家还是存在着相应的差距。(2)①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加大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投入。国家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尤其是培养创新人才。②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③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解析】本题考查科技创新的相关知识。(1)分析材料一可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水上首飞,“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完成建设”等说明当前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创新成果显著。(2)分析材料二可知,“我国天文学实测水平和队伍与欧美还是存在差距”说明我国在基础研究方面仍然面临着诸多不足,与发达国家还是存在着相应的差距。(3)分析题干可知,解答时要从“国家”角度分析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具体措施,根据所学,可从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等方面进行分析。
道德与法治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