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6月,政府颁布了《土地改革法》号召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没收地主的土地和农具,重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农民……《土地改革法》将过去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政策,改变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以便更好地孤立地主,土地改革迅速在新解放区展开。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指出:“……必须提倡组织起来,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发展农民的劳动互助积极性”。1953年到1955年,农业互助合作社继续稳定发展,这时期建立起来的合作社,80%以上增产增收,15%持平,5%减产减收。 ——摘编自林志坚《新中国要事述评》 材料三 1958-1960年全国粮食产量统计表 1958年 20000万吨 1959年 17000万吨 1960年 14350万吨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土地改革在农村取得成功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意义。 (2) 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共中央旨在引导农民走什么道路,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三个阶段。 (3) 材料三表格中全国粮食产量从1958年到1960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粮食产量变化与哪两大探索失误有关? 答案: 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农业合作化运动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三个阶段。 下降、降低、减少;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历史 试题推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