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史宁字永和,建康表氏人也。少以军功,拜别将。迁直阁将军、都督,宿卫禁中。寻加持节、征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贺拔胜为荆州刺史宁以本官为胜军司率步骑一千随胜之部值荆蛮骚动宁先驱平之因抚慰蛮左翕然降附 遂税得马一千五百匹供军。属魏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率众寇荆州,宁随胜奔梁。梁武帝引宁至香磴前,谓之曰:“观卿风表,终至富贵,我当使卿衣锦还乡。”宁答曰:“臣世荷魏恩,位为列将,天长丧乱,本朝倾覆,不能北面逆贼,幸得息肩有道。傥如明诏,欣幸实多。”因涕泣横流,梁武为之动容。大统二年,宁自梁归阙。十二年,转凉州刺史。宁未至而前刺史宇文仲和据州作乱。诏遣独孤信率兵与宁讨之,宁先至凉州,为陈祸福,城中吏民皆相率降附。仲和仍据城不下,寻亦克之。魏废帝元年,复除凉甘瓜三州诸军事、凉州刺史。初茹茹与魏和亲,后更离叛。寻为突厥所破,杀其主阿那瑰。部落逃逸者,仍奉瑰之子孙,抄掠河右。宁率兵邀击,获瑰子孙二人,并其种落酋长。二年,吐谷浑通使于齐,宁击获之,就拜大将军。宁后遣使诣太祖请事,太祖即以所服冠履衣被及弓箭甲矟等赐宁。谓其使人曰:“为我谢凉州,孤解衣以衣公,推心以委公,公其善始令终,无损功名也。”宁有识画,谙兵权,临敌指㧑,皆如其策,甚得当时之誉。及在荆州,颇自奢纵贪浊,不修法度。尝出,有人诉州佐曲法,宁还付被讼者治之。自是有事者不复敢言,声名大损于西州。保定三年,卒于州。谥曰烈。(摘编自《周书·史宁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贺拔胜为荆州刺史/宁以本官/为胜军司率步骑/一千随胜之部/值荆蛮骚动/宁先驱平之/因抚慰蛮左/翕然降附/B. 贺拔胜为荆州刺史/宁以本官为胜军司率步骑/一千随胜之部/值荆蛮骚动/宁先驱平之/因抚慰/蛮左翕然降附/C. 贺拔胜为荆州刺史/宁以本官/为胜军司/率步骑一千/随胜之部/值荆蛮骚动/宁先驱平之/因抚慰/蛮左翕然降附/D. 贺拔胜为荆州刺史/宁以本官为胜军司/率步骑一千/随胜之部/值荆蛮骚动/宁先驱平之/因抚慰蛮左/翕然降附/【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拜”指用一定的礼节授予某种职位,“迁”指官职变动,“除”指免除官职。B. “阙”指古代王宫、祠庙门前两边的高建筑物,引申为帝王所居之地,朝廷。C. “孤”是古代王侯的自称,如刘备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D. “公”既指古代的一种爵位,也可用于对男子的敬称,文中指后者。【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史宁仕途顺畅。史宁年少时凭借军功,官拜别将;不久加授征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自梁归阙,转凉州刺史;截获吐谷浑使者,拜大将军。B. 史宁君臣情深。史宁在梁期间向梁武帝陈情,表明归魏之心;史宁后派使者谒见太祖,太祖把自己所用的帽子鞋子衣服等赐给史宁。C. 史宁作战有方。刺史宇文仲和据州作乱,史宁先到凉州,陈说利害后不费一兵一卒就攻克了凉州;茹茹部落抄掠河西,史宁率兵截击,大获全胜。D. 史宁晚节不保。晚年在荆州,史宁奢靡放纵贪婪昏浊,不修法度,曾经外出,把案子交给被状告歪曲法律的州佐去处治,名声在西州受损。【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属魏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率众寇荆州,宁随胜奔梁。(2)宁有识画,谙兵权,临敌指㧑,皆如其策,甚得当时之誉。
答案:【答案】【1】D【2】A【3】C【4】(1)适逢魏孝武帝向西迁移,东魏派侯景率军入侵荆州,史宁跟随贺拔胜奔往梁朝。(2)史宁有识见谋略,熟悉用兵权变,临敌指挥,都像他策划的那样,很得当时人的称誉。【解析】【1】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句中“军司”是官职,“率步骑一千”中“一千”是“步骑”的定语,“军司”后应断开,排除 A、B 两项。“抚慰”的对象是“蛮左”,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C 项。故选D。【2】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A 项,“免除官职”错误,“除”是授予官职的意思。故选A。【3】此题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找到细微差别,题中C项,“不费一兵一卒”错,原文是“仲和仍据城不下,寻亦克之”,意为“仲和仍然据守城池不降,不久也被攻克”。故选C。【4】此题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重点词句,第(1)句, “属(适好,适逢)”“西(名词作状语,向西)”“寇(侵犯)”“奔(投奔)”。第(2)句,“画(谋略)”“谙(熟悉)”“指㧑(指挥)”“誉(称誉)”。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参考译文:史宁字永和,是建康表氏人。史宁年少时凭借军功,官拜别将。升任直阁将军、都督,值宿守卫宫廷。不久加授持节、征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贺拔胜做荆州刺史时,史宁以本官职衔任贺拔胜军司,率领步军骑兵一千人,跟随贺拔胜到达衙署。碰上荆蛮骚乱,史宁作为先锋予以扫平。于是抚慰蛮人,蛮人欣悦投降归附,结果征得一千五百匹马以供军用。适逢魏孝武帝向西迁移,东魏派侯景率军入侵荆州,史宁跟随贺拔胜奔往梁朝。梁武帝引着史宁到香磴跟前,对他说:“观看你的风度仪表,最终会获得富贵,我当使你衣锦还乡。”史宁回答道:“臣世代蒙受魏的恩典,在位担任列将,老天滋长丧乱,本朝遭到颠覆,我不能向北面迎击贼人,幸而能有地方栖身。倘如您所说,我感到欣喜庆幸的实在太多。”于是伤心哭泣泪水横流,梁武帝为之动容。大统二年,史宁自梁归朝。十二年,史宁改任凉州刺史。史宁未到而前刺史宇文仲和占据州城作乱。朝廷下诏派独孤信率兵与史宁讨伐仲和,史宁先到凉州,向吏民陈说祸福,城中吏民都相继投降归附。仲和仍然据守城池不降,不久也被攻克。魏废帝元年,复任凉甘瓜三州诸军事、凉州刺史。起初茹茹国与魏议和结为姻亲,后来又离心背叛。不久被突厥打败,杀掉了茹茹君主阿那瑰。茹茹部落逃散的人,仍然拥奉阿那瑰的子孙,抄袭掠夺河西。史宁率兵阻截打击,抓获了阿那瑰的子孙二人,连同他们种族部落的酋长。二年,吐谷浑与齐互通使节,史宁攻击抓获了吐谷浑的使臣,随即被封为大将军。史宁后来派使者谒见太祖请示事情,太祖就把自己所用的帽子鞋子衣服被褥及弓箭甲胄长矛等赐给史宁。对史宁的使者说:“替我感谢史公,我解下衣服来给他穿,真心地委托他,他可要善始善终,不要损坏功名。”史宁有识见谋略,熟悉用兵权变,临敌指挥,都像他策划的那样,很得当时人的称誉。等到在荆州,史宁很是奢靡放纵贪婪昏浊,不修法度。曾经外出,有人状告州佐歪曲法律,史宁还是把案子交付被告的州佐去处治。自此有事情的人不再敢说话,史宁的名声在西州大大损坏。保定三年,史宁在荆州去世。谥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