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课内阅读。 飞花令:古代文人的烧脑游戏 ①在各种网络流行语泛滥的当下,《中国诗词大会》这项综艺节目却激活了一项流传千年的古代文人的烧脑游戏——飞花令。 ②“飞花”出自唐代诗人韩翊《寒食》中的“春城无处不飞花”这句名诗。古人行飞花令时选用诗和词,也可用曲,但飞花令仅用“花”字,选择的句子一般不超过7个字。这里举个例子讲讲这种游戏的规则。酒宴上甲说一句第一字带有“花”的诗词,如“花开堪折直须折”。乙则接“落花人独立”,花在第二字位置上。丙接“感时花溅泪”,花在第三字位置上。以此类推,“花”在第七字位置上则一轮完成,可继续循环下去,接不上或接错的则罚酒。 ③尽管也是一种酒令,不过飞花令的难度比“五魁首,六六六”之类的民间酒令难多了,没有诗词基础的人根本玩不转它,所以这种酒令也成了文人墨客们的最爱。中 ④“飞花令”是真正高手之间的对抗,挑战者必须在极短时间内完整说出一联诗句,这不仅考查选手的诗词储备,更是临场反应和心理素质的较量,因而“飞花令”的竞赛感很强,观赏性和文化内涵兼备,这也是飞花令能激发朋友圈刷屏现象的原因。 (1) 文章第②段主要介绍了飞花令的,从第③段我们可以知道飞花令,第④段则分析了飞花令。 (2)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一般”能否删去?为什么? 古人行飞花令时选用诗和词,也可用曲,但飞花令仅用“花”字,选择的句子一般不超过7个字。 (3) 文章第②段画线句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 下列说法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 A . 飞花令是古代酒令的一种,它是民间百姓的最爱。 B . 古代的飞花令只能说含“花”字的诗、词或曲。 C . 古代的飞花令需要由7个人参与行令饮酒。 答案: 【1】规则【2】难度较高【3】能激发朋友圈刷屏现象的原因 不能删去。“一般”是指“大多数情况下”,但也有超过7个字的情况,如果删去,不符合原意,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举例子。形象生动地介绍了飞花令的游戏规则,让人看了一目了然。 B
语文 试题推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