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14日,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发布了题为“中国无法承受的代价——烟草流行给中国造成的健康、经济和社会损失”的报告,报告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消费世界上44%的卷烟。报告强调,如果不采取行动大幅降低吸烟率,烟草相关疾病在未来的影响是灾难性的。据预测,到2030年,因烟草年死亡人数将从目前的每年100万人增至每年200万人。按此趋势,本世纪中国将有2亿多人因烟草死亡。针对烟草使用的不利影响,全国各地纷纷出台控烟条例或禁烟暂行规定,但效果甚微。有观点认为,控烟最好的方法当然是源头治理。但是,让烟草企业、烟草专卖店关门大吉,一来影响财政税收,二来影响一大批人的饭碗。烟草税收是中国财政收入的来源之一。许多专家认为,立法是有效控烟的一大手段。胡鞍钢表示,“全面控烟”应是控需求和控供给双管齐下的控烟战略。郝福满建议:“提高烟草税是减少烟草使用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同时也为健康和其他基本项目带来大量收入,并最终惠及全人类。”(摘编自中国新闻网)材料二:我国在校初中生吸烟率达6.9%(摘编自《中国青少年烟草调查报告》)材料三:浙江杭州的烟民们恐怕都在关注着当地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的修改。因为它拟删除此前征求意见稿中受到外界褒扬的“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全面禁烟”措辞,允许室内设置吸烟区。结合现实看,杭州的“反向”操作,未必不是当前控烟现状的一个真实注脚。尽管近几年,已有更多的城市出台了相关控烟法规,公共场所禁烟规定的执行也较之过去有所进步,但总体而言,当前的控烟形势仍难以取得压倒性胜利,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仍处于僵持阶段。一个标志性表现,便是全国性的公共场所控烟条例,已经修订了3年多,至今仍未出台。这种控烟现状下,一些地方的控烟立场出现“反复”甚至“开倒车”,或许就是大概率了。(摘编自《允许时内设吸烟区再证控烟“不进则退”》)材料四:2009年、2015年两次大幅提高税收导致的烟草价格大幅上涨以及各地陆续出台严格的控烟条例,仍无法阻挡我国烟民的增加。除了烟草价格上涨赶不上支付能力上涨,文化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之一。在中国,烟草绝不仅仅是一种消费品。从清代鼻烟壶成为达官贵人、纨绔子弟争奇斗胜、炫耀身份的奢侈品,到如今人们仍习惯拿出“中华”招待客人,“烟”跟更多“象征”联系在了一起,融入社会风俗和人情世故,甚至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有时,香烟还成了社交符号和身份标识的载体。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一篇研究报告显示,“香烟社交”在农村地区影响较大,吸烟者更容易通过香烟来构建香烟社交圈实现其社会阶层的认同。(摘编自《吸烟,正成为“穷人”的嗜好》)【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青少年烟草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初中生吸烟率为6.9%,多数学生尝试吸烟的行为是发生在13岁之前。B. 社会人群吸烟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可低估。调查期间,54.5%的吸烟学生看到过有人吸烟,13.3%的学生几乎每天在学校见到教师吸烟。C. 调查期间80.5%的吸烟学生买烟时未因不满18岁而被拒绝,64.3%的吸烟学生可以再学校周边买到卷烟,我国对向未成年卖烟行为的监管有待加强。D. 调查期间72.9%的学生在家、室内公共场所、室外公共场所或公共交通工具中暴露于二手烟之中,这对学生有不利影响,要加强监测和干预。【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烟草流行给中国造成巨大损失,本世纪中国会有2亿多人因烟草死亡。B. 烟草税收是中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如果全面禁烟,会影响财政税收和一大批人的饭碗,因此不会全面禁烟。C. 全国性的公共场所控烟条例,已经修订了3年多,至今仍未出台,表明当前的控烟形势仍难以取得压倒性胜利。D. 在中国,香烟不仅仅是一种消费品,还是社交符号和身份标识的载体,目前,“香烟社交”对全国有很大的影响。【3】在我国,可以这样进行有效控烟?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答案】【1】B【2】C【3】①加强立法。②控需求和控供给双管齐下。③提高烟草税。④在文化意识上正确引导。【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内容的含意的能力。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选项B,应该是“54. 5%的学生在学校看到过有人吸烟”,包括校外所见的话,这个比例可能就更大。另外,应该是“13. 3%的吸烟学生”。故答案选B。【2】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A项,“本世纪中国会有2亿多人因烟草死亡”的前提是“如果不采取行动大幅降低吸烟率”;B项,“主要来源”错,“来源之一”;另外“因此不会全面禁烟”于文无据,原文只是指出禁烟的困难,并没有说将来不会全面禁烟;D项,范围扩大,原文是“香烟社交”在农村地区影响很大。故答案选C。【3】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本题题干是这样问的: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从以下角度回答:已有更多的城市出台了相关控烟法规;2009年、2015年两次大幅提高税收导致的烟草价格大幅上涨以及各地陆续出台严格的控烟条例。根据以上对原文内容的筛选,考生可以从立法角度、提高税收角度来回答本题。新闻材料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的是对文意理解的考查,考生要注意选项中常见的错误有曲解文意、枉加推断、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问题,考生要结合对文意的理解准确判断选项中的表述是否正确。总之,这类试题考生要注意认真研读作品内容,然后将原文与选项进行认真的比对分析,这样就能很好的完成这类试题。
语文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