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各题。高岳,字洪略,高祖从父弟也。父翻,魏朝赠大尉。岳幼时孤贫,人未之知也。长而敦直,姿貌嶷然,沉深有器量。初,岳家于洛邑,高祖每奉使入洛,必止于岳舍。岳母山民,尝夜起,见高祖室中有光,密往觇之,乃无灯,即移高祖于别室,如前所见,怪其神异,诣卜者筮之,占之曰:“吉,贵不可言。”山氏归报高祖。后高祖起兵于信都,山氏闻之,大喜,谓岳曰:“赤光之瑞,今当验矣,汝可间行从之,共图大计。”岳遂往,高祖见之,大悦。中兴初,除散骑常侍、镇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领武卫将军。尝与尔朱氏战于韩陵,高祖将中军,岳将右军。中军败绩,贼乘之,岳举麾大呼,横冲贼阵,高祖方得回师,表里奋击,因大破贼。以功除卫将军、右光禄大夫。太昌初,除车骑将军,封清河郡公,食邑二千户。时尔朱兆犹据并州,高祖将讨之,令岳留镇京师,除侍中、六州军事都督,寻加开府。岳辟引时贤,以为僚属,论者咸以为美。俄拜京畿大都督,其六州事悉诣京畿。元象二年,遭母忧去职。岳性至孝尽力色养母若有疾衣不解带及遭丧哀毁骨立高祖深以忧之每日遣人劳勉。寻起复本任。岳任权日久,素为朝野畏服,及出为藩,百姓望风敬惮,得绥边之称。后岳遇患,高祖令还治疗,疾瘳,复令赴职。初,岳与高祖经纶天下,家有私兵,并畜戎器、储甲千余领。世宗之末,岳以四海无事,表求上收纳之。世宗敦至亲之重,推心相任,云:“叔属居肺腑,职在维城,所有之甲,本资国用,叔何疑而纳之。”来许。文宣之世,亦频请纳,又固不许。后触怒龙颜,身觉将死,遗表谢恩,并请上甲于武库,数目竟忧悸而薨,葬毕,方许纳焉,朝野叹惜之。世祖旌曰:“清河忠烈,尽力皇家。”诏大鸿胪监护丧事,赠物二千段,说日昭武,赠太师、太保。(选自《北齐书﹒列传第五》,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岳性至孝尽/力色养母/若有疾/衣不解带/及遭丧/哀毁骨立/高祖深以忧之/每日遗人劳勉B. 后性至孝尽/力色养母/若有疾/衣不解带/及遭丧哀/毁骨立/高祖深以忧之/每日遗人劳勉C. 岳性至孝/尽力色养/母若有疾/衣不解带/及遭丧哀/毁股骨立/高祖深以忧之/每日遭人劳勉D. 岳性至孝/尽力色养/母若有疾/衣不解带/及遭丧/哀毁骨立/高祖深以忧之/每日遗人劳勉【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清河郡公爵位。周代有五等封爵,后代爵位因时而异。文中“清河郡”表明封地,被封“郡”说明其所赏爵位较低。B. 食邑,又称采邑,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因以此为食禄故称为食邑。C. 开府,古代指高级官员建立府署并自选僚属之意,系三公所享殊遇,因而有“开府仪同三司”的名号。D. 太保,为监护与辅弼国君之官。太保、太师、太傅曾合称“三公”,后世又设“少保、少师、少傅”,合称“三孤”。【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高岳受母教海,善遇时机。其母山氏细心机敏,发现高祖夜有异象,并将卦辞告知高祖,后亲授高岳机宜,使之得高祖欢喜。B. 高岳见危不惧,勇猛破敌曾与尔朱氏交战,在高祖皇帝战败的情况下,他举旗呼喊,冲人贼军,进而合力攻击,力挽狂澜。C. 高岳威名远扬,责任于身。他出京为官,百姓敬畏;安抚边境,获得美誉;患疾被要求治疗却愈发病重,但他仍赴任担职。D. 高岳赤胆忠诚,一心为国。他与高祖共创天下,安定后欲上交私家军队与武器,但生前未获准。死后皇帝为之赞叹,朝野为之惋惜。【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赤光之瑞,今当验矣,汝可间行从之,共图大计。(2)岳辟引时贤,以为僚属,论者咸以为美。 答案:【答案】【1】D【2】A【3】C【4】(1)红色光芒的祥瑞,今天当应验了,你可以从小道去追随他,一起保划大计。(2)他征召引荐当时的贤良人上,作为自己的下属,议论的人都把这件事情作为美谈。【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本题中“至孝”为“极尽孝道”之意,故不可再接“尽”字,据此排除AB;“哀毁骨立”为“因过分悲伤而异常消瘦”之意,是高岳“遭丧”的表现,也是高祖深以为忧的原因,据此排除C。故本题选D。【2】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考查包括人的称谓、古代职官、天文历法、古代地理、科举制度、风俗礼仪、饮食器用、音乐文娱、文史典籍等方面。解答本题时考生应先明确题目要求,然后根据已学知识,联系课本内容,对选项做出判断。 本题A项,“郡”说明其“所赏爵位较低”表述错误,原文清河郡公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排列,为高等爵位,“郡”表明其封地不能代表爵位等级。故本题选A。【3】本题考查理解并筛选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考生应先看清题目要求,然后通读全文,了解大意,然后找到每个选项对应的答题区间,认真对比。本题C项,“患疾治疗却愈发病重,但仍赴任担职”错误,原文“疾瘳”意为“痊愈”。故选C。【4】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1)之:助词,的; 验:应验;间:从小路;图;谋划 (2辟:征召;引:引荐;两处“以为”,都是以(之)为省略句,把……作为;咸;美:美谈。
语文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