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凡是足用机器代替人类实现认知、识别、分析、决策等功能,均可认为属于人工智能范畴。人工智能作为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将创造新的强大引擎,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改变世界。作为引来的战略性技术,人工智能已上升至国家战略。2017年7月8日,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辰规划》,明确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达到世界先进水买成为重要经济層长点,帮助改善民生;到2025年实现基础理论的重大突破,成为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到2030年,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我国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2014~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及预测(摘编自《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概况及产业规模分析》)材料二:在研发人工智能的技术竞赛中,美国和中国可以,而且必须合作。就目前来看,中国将成为人工智能强国,因为它拥有最高层政府明确的国家战略,政府为人工智能研发及实施投入了大量资金。CB风险投资公司发布的报告认为,2017年有48%的全球人工智能投资涌入中国初创企业,2016年这一比例只有11%,而美国在207年的占比为38%。中国拥有大量消费者数据,这是人工智能开发的生命线。谷歌大中华区前总裁、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表示:“在人工智能时代,数据就是新石油中国将成为新的沙特阿拉伯。”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重视建设及使用相关基础设施(例如智能汽车使用的智能道路),关注人工智能的实际应用。而另一方面美国拥有全球顶级人工智能研究和教育机构,还拥有极为多样化的人工智能人才库及多样化人口。多样化对于人工智能来说非常重要。拥有全球多样化人工智能人才让美国在开发可全球应用的强大人工智能算法方面获得了巨大优势。同样的,美国多样化人口产生的数据对于培训适用于全球的人工智能算法来说也是无价之宝。(摘编自《中美AI技术研发应取长补短》,2018年10月23日《参考消息》)材料三:现在所有人工智能仍属于在“图灵测试”概念下界定的“智能”,无论是将要盛行的根据神经网络算法的翻译程序,抑或是基于量子计算理论的各种模型,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都将是从属于人类的工县。作家韩少功提出了“当机器人成立作家协会”的有趣假设,从文学的角度解释了自己对于人机对立关系的看法。他认为价值观才是人类最终的特点和优势,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促使人们对自身存在的本质进行更加深刻的探索,并坚定人类本身的存在价值。行将迈入人工智能时代,我们须谨慎界定人机之间的关系格局。国务院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建立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政策体系,形成又工智能安企评估和管拉能力”。未来,应通过对人工智能相关法律伦理和社会问题的深入探讨,为智能社会划出法律和伦理道德的边界,让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人类社会。这也是世界范围内的一项共识。越来越多的机器人专家呼吁,在机器人和自动化系统上安装“道德黑匣子”以记录机器的决定与行为。人们已经意识到,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以人类社会的稳定与福祉为前提。(摘编自《人工智能,以法律和伦理为界》,2017年8月23日《人民日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人工智能泛指使用机器代替人类实现认知、识别分析决策等方面的功能,可以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B. 根据材料一的图表可知中国人工智能的产业规模在不断壮大,但2018年之后其产业规模的增长率会有所下降。C. 从CB风险投资公司发布的报告看,2017年,中国在人工智能研发及实施上投入的资金量要比美国高出很多。D. 所有人工智能目前仍没有超出人类已界定的“智能”概念的范畴它们在现在甚至将来一段时间内都属于人类工具。【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2017年7月8日,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标志着可以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的人工智能已上升至国家战略。B. 在研发人工智能的技术竞赛中,美国相较于中国的优势就是在开发可全球应用的强大人工智能算法方面拥有多样化的人工智能人才。C. 作家韩少功认为人类不能因人工智能的发展而怀疑自身应更加深刻地探索人类自身存在的本质,坚信人类存在人工智能才有价值。D. 专家建议给人工智能安装记录机器的决定与行为的“道德黑匣子”,这表明人类已经意识到人工智能会有与人一样的道德意识和行为。【3】根据上述材料,请概括中国会成为人工智能强国的原因以及目前人工智能发展遇到的主要问题。 答案:【答案】【1】 C 【2】 A 【3】 原因:(1)拥有明确的国家战略,投入大量资金;(2)拥有大量消费者数据;(3)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使用,关注实际应用。遇到的主要问题:人机关系的格局还需界定,存在伦理和安全风险。 【解析】【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C项,“中国在人工智能研发及实施上投入的资金量要比美国高出很多”错误。是“全球人工智能投资”“涌入中国初创企业”的资金比例比美国高,而不是“中国投入的资金量”比美国高。故选C。【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B项,“拥有多样化的人工智能人才”只是美国的优势之一。C项,材料中“坚定人类本身的存在价值”一句,强调的是“坚定地相信人类存在是有价值的”,并不强调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关系。D项,“表明人类已经意识到人工智能必将有与人一样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这一结论,于文无据。故选A。【3】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及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本题答案来源于材料,但高于材料,现有材料是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依据,但现有材料的原句绝不是最佳答案,更不是最佳答案的全部,这就考查了考生真正读懂多文本的内涵、联系社会生活现实而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能力。结合文本内容“中国将成为人工智能强国,因为它拥有最高层政府明确的国家战略,政府为人工智能研发及实施投入了大量资金”“中国拥有大量消费者数据,这是人工智能开发的生命线”“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重视建设及使用相关基础设施(例如智能汽车使用的智能道路),关注人工智能的实际应用”分析概括中国会成为人工智能强国的原因。结合文本内容“行将迈入人工智能时代,我们须谨慎界定人机之间的关系格局。国务院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建立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政策体系,形成又工智能安企评估和管拉能力’”分析概括目前人工智能发展遇到的主要问题。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省。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语文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