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海洋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材料一:(秦汉时期)海洋疆界已经被视为国家安全的天然屏障,已经形成以海为界、依海而治的治国策略。例如,秦朝统一后,明确宣示东海、南海以及北方的统治范围。汉朝统治者把海疆范围以内认定为华夏文明的中心,范围以外则被看作落后的不具有威胁的蛮夷之邦,形成“华夷之辨”的统治理念。这里的海洋被赋予了维护国家安全和保持文化正统的双重使命。 材料二:从史料中看郑和下西洋 ①明朝人马欢《瀛涯胜览》记载:中国宝船到祖法儿国,其国人皆将乳香、血竭、芦荟等之类,来换易综丝,瓷器等物。 ②明人笔记《前闻记》记载:郑和使团往返各地的日期,符合各个地方信风的气象规律。说明郑和团队曾借助信风进行航行。 ③《明史》记载:郑和,云南人,世所谓三宝太监者也。 ④根据《郑和家谱》记载:郑和船队下西洋配有医官、医士180余名 ,大约平均150名乘员有1名医官或医士。 ⑤据黄省曾《西洋朝贡典录》记载:郑和至西洋,将麝香、磁器、缎匹等运至该国,一年往回。换得各色奇异宝石,并有麒麟、狮子、驼鸡等中国未见之动物。 ⑥《郑和航海日记》中记有20幅航海地图,109条针路航线(用指南针确定的路线),及两页4幅牵星图(通过某种特殊工具,可以确定地理纬度)。 ⑦古籍《海底薄》记载:永乐元年,奉旨差官郑和等,出使异域,前往东西洋等处。 ⑧古籍《冶诚客·蛇珠》记载:永乐中期,下西洋的水兵出现了疟疾病症,后在一小岛上经淋大雨痊愈。  材料三:1381年英国颁布了本国历史上第一部《航海法》,规定所有英国商人都必须雇佣本国商船运送货物,违者将被处以没收货物的处罚。从15世纪中期到18世纪中期,《航海法》被不断修改并加以完善,以至于垄断了英国对殖民地的贸易,引来了殖民地人民的不满。而到18世纪中后期开始,英国工业开始快速发展,自由贸易学说在英国国内开始广泛传播,《航海法》开始逐步解除对商业的限制。至1854年《航海法》正式寿终正寝。 材料四:1873年,轮船招商局正式营业。招商局的建立, 起了开风气之先的积极作用 。1887年李鸿章奏称:“创设招商局十余年来,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水路运输)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同时在中外战争爆发之时,轮船招商局也曾多次派运兵船支援战场。但招商局在二十多年的经营中,很少进行资本积累,企业本身没有获得发展。且“官权”日益加强。这也使得轮船招商局从根本上来说并不算成功。 材料五:  (国产)蓝鲸二号,海上钻井平台                   第一艘国产航母:山东舰         海南岛旅游景点分布图           中国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1) 依据材料一,说出秦汉时期的海洋观。 (2) 依据材料二,确定研究主题并选取适当材料。 序号 研究主题 要求:仿照示例,完成表格 序号 研究主题 ③ 生平事迹 ⑦    (3) 依据材料三,概括14-19世纪英国在海上贸易政策方面出现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4) 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说出轮船招商局建立的历史背景。对轮船招商局的发展进行简要评价。 (5) 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简析海洋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答案: 治国策略的组成部分;象征疆域范围;区别华夏文明与蛮夷之邦。 序号 研究主题 ① 经济交流 ⑤ 序号 研究主题 ② 航海技术 ⑥ 序号 研究主题 ④ 医疗卫生 ⑧    变化:从限制垄断商业贸易变为自由贸易。 原因: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发展的需要,自由贸易学说的传播。 背景:建立于洋务运动时期。 意义:轮船招商局的成立,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近代中国的交通运输能力、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但由于时代的限制,自身发展不够充分,与其它洋务企业一样,并没有从根本上使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 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如旅游业、石油天然气开采);加强国防整体实力;提升国际地位。
历史 试题推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