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山石(节选)韩 愈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诗是咏物诗,借对“山石”的歌咏来表达自己对此景的喜爱与向往之情。B. 本诗有时间的流转,从深夜静卧到天明独行再到日出雾散,时间节点较明确。C. 本诗有行踪的变换,从屋内观月到深山穷霏再到山涧踏石,游踪记录很详细。D. 本诗有画面有情趣,当流不犹豫,赤足涉山涧,涧水激激,清凉漫过足背。【2】本诗视听结合有声有色,作者沉浸其中。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答案】【1】 A 【2】 ①“百虫绝”说明夜深之前百虫鸣奏;百虫鸣息,清月出岭,月光入窗扉,表现出山寺之夜的清幽。②“穷烟霏”说明天明时分山间白雾茫茫,看不清道路,只能于迷雾中上下穿行。③阳光冲出浓雾,天光一开,眼见花红水碧,烂漫纷呈,还不时见到粗大的松枥。④涧水激激,微风习习,赤足涉山涧,作者不觉整个身心都陶醉在大自然的美妙境界中,融情于景。 【解析】【1】试题分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A项,“本诗是咏物诗,……”错误,此诗标题虽然为“山石”,看起来是咏物诗,但诗中并没有对“山石”的具体描绘,没有通过描摹客观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并且也没有象征或起兴手法的运用。所以,“咏物诗”错。本诗可以算是写景诗,用到了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的手法。故选A项。【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看题干有无给出明确的鉴赏角度,如本题“本诗视听结合有声有色,作者沉浸其中。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题干已经给出了鉴赏的角度,即“视听结合”“有声有色”,然后考生要结合具体的诗句来分析这种手法。“视听结合”,是诗歌创作中常见的技巧之一,即在诗歌中把视觉和听觉的描写结合在一起,使视觉和听觉相通,通过听能感觉到画面,通过看能感觉到声音,达到感官同步,形成艺术鉴赏的通感。“视听结合,有声有色”是手法,要分析这种手法就要了解诗歌内容,了解了诗歌内容必然能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作为要求结合全诗来分析的简答题,一定要注意逐句解读。考生能答出“视听”、“声色”各自在哪儿,且能答出作者的感受,就可以给满分。“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夜深”而百虫之声始“绝”,那么在“夜深”之前,百虫自然在各献特技,合奏夜鸣曲,主人公也在欣赏夜鸣曲。正像“鸟鸣山更幽”一样,山寺之夜,百虫合奏夜鸣曲,就比万籁俱寂还显得幽静,而静卧细听百虫合奏的主人公,也自然万虑俱消,心境也空前清静。夜深了,百虫绝响了,接踵而来的则是“清月出岭光入扉”,主人公又兴致勃勃地隔窗赏月了。前为听觉,后为视觉。“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无道路”指天刚破晓,雾气很浓,看不清道路,所以接下去,就是“出入高下穷烟霏”的镜头。主人公“天明”出发,眼前是一片“烟霏”的世界,不管是山的高处还是低处,全都浮动着蒙蒙雾气。在浓雾中摸索前进,出于高处,入于低处,出于低处,又入于高处,时高时低,时低时高。此惰此境,正是饶有诗味,富于画意的。烟霏既尽,朝阳熠耀,画面顿时增加亮度,“山红涧碧纷烂漫”的奇景就闯入主人公的眼帘。而“时见松枥皆十围”,为那“山红涧碧纷烂漫”的画面添景增色。这些都是视觉。“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诗人穿行于松栎树丛之中,清风拂衣,泉声淙淙,清浅的涧水十分可爱。于是他赤着一双脚,涉过山涧,让清凉的涧水从足背上流淌,整个身心都陶醉在大自然的美妙境界中了。“水声激激”是听觉。从声色角度来看,写月而冠以“清”字,表明那是“新雨”之后的月儿。写朝景,新奇而多变。“烟霏”既“穷”,阳光普照,就看见涧水经雨而更深更碧,山花经雨而更红更亮。于是用“山红涧碧”加以概括。山红而涧碧,红碧相辉映,色彩已很明丽。但由于作者敏锐地把握了雨后天晴,秋阳照耀下的山花、涧水所特有的光感、湿度和色调,因而感到光用“红”“碧”还很不够,又用“纷烂漫”加以渲染,才把那“山红涧碧”的美景表现得鲜艳夺目。咏物诗是托物言志的诗歌,通过对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作者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含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赏析语句题是以句子为赏析对象的一种题型。“句子”可以是某联或某阕这些局部语言。题干用语一般为“请赏析……句”“请赏析……联的妙处”“请从角度赏析……两句”。赏析语句是与赏析字词或整首诗相并列的一种题型。这种题型综合性强、自由度大,它可以从内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情感等角度赏析,有时可以等同于词语赏析题、分析表达技巧题或 句子情感分析题,但毕竟不能完全等同。有时又因赏析角度的不固定性,使答题的自由度较大,同时难度也较大。赏析语句分两种题型:一是定向赏析型,题干规定好了鉴赏角度,如从虚实结合角度赏析该句;二是综合赏析型,未规定赏析角度,需要考生自行选择角度,如“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某……”。答题步骤:解释该句的含意、表达的情感;指出它在炼字、词法、句法、章法,尤其是表达技巧方面的特点;根据该句在全诗中的位置分析其对全诗所起的结构作用;点出其对表达主旨和情感所起的作用。描写的角度、修辞的角度、抒情方式的角度、遣词造句的角度等方面赏析。答题的时候,可以先分析诗句的意思,看诗句是写景还是抒情,写景是写了什么景,突出景物什么特点,景物是实实在在的,还是诗人想象的,由此可以考虑是否使用虚实结合或相衬;是动态的画面,还是静态的场景,由此可以考虑动静结合或相衬;景是乐还是哀,情是喜还是悲,由此可以考虑是借景抒情还是以乐景衬哀情;有没有使用什么修辞,一般考虑比喻、比拟、借代和夸张;句式如何,是否对仗;有无动词、形容词、副词,这些词语在表达情感方面有无明显的表现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