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抗日战争,一段不能忘却的历史。 材料一:“政府现在既以此案诉之于国联行政会,以待公理之解决,故以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避免冲突,对于国民亦一致告诫,务必维持严肃镇静之态度。” ——蒋介石《告全国民众书》(1931年9月) 材料二: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之局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一一蒋介石庐山谈话(1937年7月17日) 材料三: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兵力分配表 战争爆发时 1942年 日本投降时 中国战场 太平洋战场 东南亚 中国战场 太平洋和印度洋战场 中国战场(不含东北) 东南亚和太平洋战场 35个师团 10个师团 7个师团 37个师团 15个师团 111多万人 10.9万 (1) 材料一中的“此案”是指什么事件?蒋介石对“此案”持什么态度?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什么? (2) 材料二是蒋介石针对哪一事件发表的谈话?这个事件对中国时局产生怎样的影响? (3) 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蒋介石态度变化的原因。 (4) 根据材料三,你对中国抗战有怎样的认识? 答案: 九一八事变,希望国联解决(不抵抗),日军占领东北三省。 七七事变;(1分)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中国进入全面抗战时期。 日本侵华的加剧;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国共关系改善;全国人民要求抗战等; 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中国人民为争取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历史与社会 试题推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