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奉天请罢琼林、大盈二库状①(有删改)陆贽(唐)右,臣闻:作法于凉,其弊犹贪;作法于贪,弊将安救?示人以义,其患犹私;示人以私,患必难弭。故圣人之立教也,贱货而尊让,远利而尚廉。天子不问有无,诸侯不言多少。百乘之室,不畜聚敛之臣。夫岂皆能忘其欲贿之心哉?诚惧贿之生人心而开祸端,伤风教而乱邦家耳。是以务鸠敛②而厚其帑椟③之积者,匹夫之富也。务散发而收其兆庶之心者,天子之富也。天子所作,与天同方:生之长之,而不侍其为;成之收之,而不私其有;付物以道,混然忘情。取之不为贪,散之不为费;以言乎体则博大以言乎术则精微亦何必挠废公方崇聚私货降至尊而代有司之守辱万乘以效匹夫之藏。亏法失人,诱奸聚怨,以斯制事,岂不过哉!今之琼林、大盈,自古悉无其制。传诸耆旧之说,皆云创自开元。贵臣贪权,饰巧求媚,乃言郡邑贡赋所用,盍各区分?税赋当委之有司,以给经用,贡献宜归乎天子,以奉私求。玄宗悦之,新是二库。荡心侈欲,萌柢于兹。迨乎失邦,终以饵寇。《记》曰:“货悖而入,必悖而出。”岂非其明效欤!陛下嗣位之初,务遵理道。敦行约俭,斥远贪饕。虽内库旧藏,未归太府,而诸方曲献,不入禁闱。清风肃然,海内丕变。近以寇逆乱常,銮舆外幸,既属忧危之运,宜增儆励之诚。臣昨奉使军营,出游行殿,忽睹右廊之下,榜列二库之名,矍然若惊,不识所以,何则?天衢尚梗,师旅方殷。疮痛呻吟之声,噢咻未息;忠勤战守之效,赏赉未行。而诸道贡珍,遽私别库。万目所视,孰能忍怀?试询候馆之吏,兼采道路之言,果如所虞,积憾已甚。顷者六师初降,百物无储,外扦凶徒,内防危蝶,昼夜不息,迨将五旬,冻馁交侵,死伤相枕,毕命同力,竟夷大艰。良以陛下不厚其身,不私其欲,绝甘以回卒伍,辍食以啖功劳。今者攻围已解,衣食己丰,而谣言方兴,军情稍阻。岂不以勇夫恒性,嗜货矜功,其患难既与之同忧,而好乐不与之同利,苟异恬默,能无怨咨?此理之常,固不足怪。《记》曰:“财散则民聚,财聚则民散。”岂非其殷鉴欤?陛下诚能近想重围之殷忧,追戒平居之专欲,凡在二库货贿,尽令出赐有功,每获珍华,先给军赏。如此,则乱必靖,贼必平,徐驾六龙,旋复都邑,天子之贵,岂当忧贫!是乃散其小储而成其大储,损其小宝而固其大宝也。注:①783年,长安发生兵变,唐德宗仓皇逃至奉天。次年,德宗将各道贡献的物品收藏于行宫“琼林”、“大盈”二库。②鸠敛,聚敛。③帑(tǎng)椟,代指私人的。帑,储藏金帛的府库。【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患必难弭 弭:消除B. 欲贿之心哉 贿:贿赂C. 迨将五旬 迨:达到,等到D. 能无怨咨 咨:叹息【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乃言郡邑贡赋所用 若属皆且为所虏B. 忠勤战守之效 仰观宇宙之大C. 如此,则乱必靖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D. 是乃散其小储而成其大储 乃欲以生劫之【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状,古代的一种文体,源于汉代,有行状和呈状之分。本文属于呈状,系臣僚向皇帝说明情况、反映问题,是奏议的一种。B. 右,唐时公文的程式。凡进状,先摘录事由,写在正文的前面,正文的开头,冠上一个“右”字,表示文中所论述的,就是前列事件。C. 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D. 《记》,《礼记》的简称。《礼记》,儒家经典之一,与《诗经》《尚书》《论语》《周易》合称为“五经”。【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A. 以言乎体则博大/以言乎术则精微/亦何必挠废公方/崇聚私货/降至尊而代有司之守/辱万乘以效匹夫之藏。B. 以言乎/体则博大/以言乎/术则精微/亦何必挠废公/方崇聚私货/降至尊而代有司之守/辱万乘以效匹夫之藏。C. 以言乎体则博大/以言乎术则精微/亦何必挠废公/方崇聚私货/降至尊而代有司之/守辱万乘/以效匹夫之藏。D. 以言乎/体则博大/以言乎/术则精微/亦何必挠废公方/崇聚私货/降至尊而代/有司之守辱万乘/以效匹夫之藏。【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唐玄宗仿效古人建“琼林”、“大盈”二库,骄奢淫逸之心,就此发芽生根。陆贽上书陈事,劝说玄宗将“琼林”、“大盈”二库中的财物全部拿出来赏赐给有功的人。B. 文章开篇以两种“富”作对比,阐明天子应本圣人的遗教“务散发而收其兆庶之心”,否则必将造成“开祸端”、“乱邦家”的严重危害。C. 文章第三段陆贽结合君主的行为,充分指陈得失、剖析利害,点明“财散则民聚,财聚则民散”的旨意。D. 文章创造性地融散入群,使骈散完美结合,既保存了骈体整炼、排比、节奏鲜明之特色,又兼有散体流美、疏畅、意气贯注之优点,是一种散文化的新骈体。【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生之长之,而不恃其为;成之收之,而不私其有。(2)试询候馆之吏,兼采道路之言,果如所虞,积憾己甚。(3)绝甘以同卒伍,辍食以啖功劳。
答案:【答案】【1】B【2】D【3】D【4】A【5】A【6】(1)使万物滋生成长,却不依使自己的作为(为功劳);使万物自然成熟适时收获,却不独占为己有。(2)试着询问在驿站投宿的官吏,并打听行人的议论,果真像所预料的那样,臣民对此的积怨已经很深了。(3)摒弃美好的食物来和士兵同甘共苦,省下自己享用的食物给有功劳的人去吃。【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理解B。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平时注意积累文言实词的意思,注重和现代汉语的比较,然后审清题干,逐项对比。本题B项,“贿”意思是“财物”,如: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故选B.【2】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虚词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分析用法。本题A项,“所”分别为所字结构,为所共同表被动。B项,“之”分别为助词,的;结构助词,定语后置标志。C项,“则”分别为连词,表承接,那么;连词,表转折,却。D项“乃”连个都辅助表判断,译为“是”。故选D。【3】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D项,《论语》应为《春秋》。故选D。【4】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可用排除法。正确断句:以言乎体则博大,以言乎术则精微;亦何必挠费公方,崇聚私货,降至尊而代有司之守,辱万乘以效匹夫之藏?“以言乎体则博大”语意相连,中间不可断开,排除BD项;“挠费公方”“崇聚私货”是对仗句式,“公方”不可断开,排除C项。故选A。【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首先不是效古,原文是“今琼林、大盈,自古悉无其制”,“新是二库”。陆贽上书陈事,劝谏的是唐德宗。故选A。【6】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1)生、长,使动用法,使……生长;恃,依仗;成、收,使……收获;私,占为己有。(2)询,询问;兼采,并打听;虞,预料;憾,怨。(3)绝,摒弃;同,同甘共苦;辍,省下;功劳,有功劳的人。参考译文:右文,我听说:(当政者)从刻薄出发来制定赋税之法,它的弊端(在执行中)尚且还只会流于贪得无厌;如果从贪敛出发来制定赋税之法,其流弊又将怎么制止呢?用急公好义的道理来告示人们,尚且担忧人们会自私自利;用自私自利的行动来告示人们,担忧人的自私自利之心就一定难以消除。所以圣明的国君树立教化,是卑视财物尊重礼节,远离私利崇尚廉洁。国君不问财物有无,诸侯不论财物多少;大夫这样的人家,不留搜刮百姓的家臣。他们难道都能够忘却那希求得到财物的心愿吗?实在是害怕财物滋生人们贪财的念头从而打开祸端,有伤风化扰乱国家呀。因此,一心聚集钱财增加钱仓积累的人,那是普通人的财富;一心散发钱财收服万民百姓人心的人即是国君的财富。国君的所作所为,和天同道:使万物滋生成长,却不依仗自己的作为(为功劳);使万物自然成熟适时收获,却不独占为己有;对待万物遵循自然法则,与天道混然一体能忘却一己的私心。(这样)取用万物和民财不算是贪得,散发万物和民财也不算是浪费;就治国原则而言可谓意义深远,就治国手段而论可谓精小细微;何必败坏国家法规,聚集私财,降低至尊的身份去代替理财官员的职守,屈辱万乘的尊严去仿效一般平民百姓积藏私财。损坏法令丧失民心,引诱人们去做贪财奸邪的事情招致天下人的怨恨,用这样的观点和标准来处理政务,难道不是错误的吗!如今设立的琼林、大盈两个财库,自古以来都没有过这种规定,从老年人那里传下来说,都说设于开元年间。当时王鉷贪财,为用花言巧语求取玄宗皇帝的欢心,就说各郡县缴上的贡品赋税的支出何不来个区分?赋税应当划给理财的衙门,用来供给国家正常的开支,贡品应当划归国君,用来供给皇家私下的需求。玄宗皇帝认为建议提得好,就新设了琼林、大盈这两个财库。骄奢淫逸之心,就从这里发芽生根。等到长安失守,最终成了资助盗寇的东西。《礼记》说:“用不正当手段弄来的财货,也要非正常地失去。”这不就是明证吗!陛下刚刚继位的时候,尽力遵循治国之道。行为诚恳厉行节俭,排斥疏远贪婪残暴之徒。即使是先皇的私库所藏,也没有收纳内府,并对四面八方送来的贡品,也不让进入皇宫后院。清廉风气肃然而起,四海之内民风大变。最近因为强盗叛逆扰乱纲常,皇上被迫外逃,朝廷已经处在忧危时期,就应倍增警惕自励的诚心。我昨日奉诏出使军营,出门经过行宫,忽然看到右边长廊的下面,挂列有琼林、大盈二财库的匾额,矍然受惊,不知皇上为什么这样做。为什么呢?因为京师的道路还被堵塞,战事正盛。对于因战乱受创痛而发出呻吟之声的百姓,朝廷还正在慰抚;对于各地忠心勤王将士的攻城、守城之功,还未进行赏赐;却把各地进献的珍宝财物,突然积藏于皇家的仓库,被众人看到,谁能无动于衷呢?试着询问在驿站投宿的官吏,并打听行人的议论,果真未出所料,臣民对此的积怨已经很深了。近来德宗的卫队刚刚开来,什么军备物资都没有储备,对外要抵御叛军,对内要防守危急的奉天城,昼夜不停,将近五十天,寒冷和饥饿同时困扰着官兵,(虽)死伤累累,(仍)不惜性命同心效力,终于平定了(朱泚兵围奉天的这场)大难。实在是因为陛下没有厚待自己,没有自私自利,摒弃美好的食物来和士兵同甘共苦,省下自己享用的食物给有功劳的人去吃,如今围困已经解除,陛下的衣食已经丰富起来,却又谣言兴起,军人的情绪渐生隔阂,难道陛下不知道军人的性情,好财夸功,危急患难的时候已经同他们共忧患,却在和平安乐的时候不和他们共享利益,如果不是性格恬淡静默的人,怎能不心怀怨恨而口发嗟叹之声呢?这是常理,本来就不值得奇怪。《礼记》说:“散财货就会使民心聚扰,敛财货就会使民心散尽。”难道不是前鉴吗?陛下果真能惦念最近城围的深忧,检讨平时专利贪欲的过失;所有在琼林、大盈二库中的财物,全部拿出来赏赐给有功的人;每次获得珍奇,先用来颁发军队的赏赐。这样一来,那么叛乱就会平定,逆贼一定会剿灭;(然后)从从容容地坐上六匹马拉的车子,转回都城长安。国君如此的尊贵,何须忧贫呢!这就叫散了您那小库,而成全了国家的大库;失了您二库中那点金玉小宝,而巩固了您君位的大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