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巴黎和会前后的爱国运动,遍及海内外所有中国人中间,国人对以往的外交政策及本国政府不再抱有希望。既如此,只有自己行动起来,“国民外交”成了一个响亮口号。爱国各阶层将帝国主义侵略和对中国主权领土的破坏视为外敌与内奸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表明此时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发展到国民整体主动地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结合起来的新阶段。——摘编自卫金桂《论五四时期的中国民族主义》材料二 1924-1927年国共合作实际上是以“国民革命”为号召的民族革命。这场革命的直接斗争目标就是所谓“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即为这场革命最具体的实现手段。北伐战争这一军事统一过程,从一个侧面清楚地反映出,中国社会民族主义观念广泛发酵,多数社会大众对国家统一运动明显抱以期待和欢迎的态度。——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时期中国民族主义的基本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运动在中国民主革命发展阶段的地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革命”兴起的标志和旗帜是什么?(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复兴的基本条件。
答案:【答案】(1)基本特点:①国人广泛参与爱国运动;②爱国阶层主动抗争;③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相结合。地位: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标志: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旗帜:新三民主义。(或答‘打倒列强除军阀’也可)(3)基本条件:民族觉醒(或答‘民族团结’也可)【解析】(1)基本特点:由材料“爱国各阶层将帝国主义侵略和对中国主权领土的破坏视为外敌与内奸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表明此时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发展到国民整体主动地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结合起来的新阶段”挑选出三个重要特征,分别是国民整体、主动、反帝反封建结合。故其特点为国人广泛参与爱国运动;爱国阶层主动抗争;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相结合。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由材料可知,“这场革命”指的是发生在1924-1927年的国民革命,故结合所学可知,其标志为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旗帜为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3)基本条件:由材料一“爱国各阶层将帝国主义侵略和对中国主权领土的破坏视为外敌与内奸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表明此时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发展到国民整体主动地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结合起来的新阶段”和材料二“北伐战争这一军事统一过程,从一个侧面清楚地反映出,中国社会民族主义观念广泛发酵,多数社会大众对国家统一运动明显抱以期待和欢迎的态度”可共同归纳出民族团结对中华民族复兴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