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卞衮,字垂象,益州成都人。父震,工为诗。举蜀进士,渝州刺史南光海辟为判官。蜀平仍旧职会贼杜承褒率众围城援兵不至震躬率士卒且战且拒为流矢所中创甚不能临军。而州兵重伤,卷甲宵遁,刺史陈文袭不能遏贼,遂入据郡城,以伪官厚贿诱震,震皆斩其使。贼有东章者,本州兵校也。因遣人述朝廷威德,谕以祸福,章惧且信,因伏兵击其党类。承褒之众素不为备,即时大溃,震与文袭分部余卒夹攻之,贼众遂平。文袭坐陷失州城,削籍为民。震以前功得赎,以虢州录事参军卒。太平兴国八年,衮登进士第,累迁大理评事、知将乐县,改光禄寺丞、通判泗州。迁著作佐郎、广南转运司承受公事,俄通判宣州。淳化中,上命采庶僚中廉干者,给御书印纸,俾书课最,仍赐实奉以旌异之,衮预焉。改太常丞。咸平初,迁监察御史,为淮南转运副使、同荆湖发运使,以干职闻,就加殿中侍御史。入判三司开拆司,再为淮南转运使兼发运使。 咸平六年,并三司使之职而分置副贰,以衮为刑部员外郎,充盐铁副使。景德初,疽发于背卒,年四十五。录其弟扆为临颍主簿,子咸为将作监主簿。衮明敏有吏干,累掌财赋,清心治局,号为称职。然性惨毒,掊克严峻,专事捶楚,至有“大虫”之号。真宗尝谓近臣曰:“衮公忠尽瘁,无所畏避,人罕能及,然顷在外任,颇伤残酷,所至州县,纤微之过,无所容贷。大凡督察部下,纠逖愆违,非有大故,所宜矜恕,官吏自当畏威怀恩,不敢贰过,公家之事亦无不济。乃知为吏之方,适中为善也。”(选自《宋史卷二百七十七·列传第三十六》)【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蜀平/仍旧职/会贼杜承褒率众围城/援兵不至震/躬率士卒/且战且拒为/流矢所中/创甚/不能临军/B. 蜀平/仍旧职/会贼杜承褒率众围城/援兵不至/震躬率士卒/且战且拒/为流矢所中/创甚/不能临军/C. 蜀平/仍旧职会/贼杜承褒率众围城/援兵不至震/躬率士卒/且战且拒/为流矢所中/创甚/不能临军/D. 蜀平/仍旧职会/贼杜承褒率众围城/援兵不至/震躬率士卒/且战且拒为/流矢所中/创甚/不能临军/【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辟,指古代任命官员的一种方式,由下而上,推荐选拔人才,授予官职。B. 伪官,指不是正统的朝廷或官府授予的官职,而是由叛军任命的官员。C. 进士第,指古代科举考试考选进士,录取时按成绩排列的等次。D. 三司,指唐、宋时期主管盐铁、度支、户部的三个部门,合称三司,主理财赋。【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卞衮父辈英武,作战有勇有谋。卞衮的父亲卞震在遭到贼军围困时,亲临前线,奋勇抵抗,身受重伤;后使用离间之计,反败为胜,一举击溃了贼军。B. 卞衮政绩突出,官职屡次升迁。皇帝让百官推选政绩优秀的官员,卞衮入选其中,受到朝廷俸禄嘉奖,屡次担任要职,后因病而英年早逝。C. 卞衮办事干练,为官清正廉洁。他在任淮南转运副使等职时,就因办事干练让皇帝知晓,从而得以加封官职;他虽然连续掌管财赋,但清白为官,颇为称职。D. 卞衮性情残忍,征税严厉刻薄。他虽为官干练,清正廉洁,但性情尤为残忍狠毒,常用拷打之刑,以致有了“大虫”的外号,但深得皇帝认可。【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承褒之众素不为备,即时大溃,震与文袭分部余卒夹攻之,贼众遂平。(2)大凡督察部下,纠逖愆违,非有大故,所宜矜恕。
答案:【答案】【1】B【2】A【3】D【4】(1)杜承褒的队伍平时不作防备,立即大败,卞震与陈文袭分别率领剩余士 兵夹攻他们,贼军于是被平定。(得分点:素、大溃、平。)(2)大凡督察部下,矫正过错,如果没有大的事故,就应该体恤宽恕。(得分点:愆 违、大故、矜恕【解析】【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断句。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分析情节。可运用标志断句法、语法断句法、语意断句法,注意句首、句末虚词,个别疑难之处,可根据上下文推断。本句中“会” 意为“恰逢,正遇上”,与后边内容是一整体,由此排除C、D选项;“躬率士卒”的主语 为“震”;“为流矢所中”为一被动句,由此排除A项;故正确答案为B项。【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平时做好文言常识储备,通读全文,理解内容,结合句子,调动积累,仔细辨别。辟,指古代任命官员的一种方式,由上而下,征召来授予官职。【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通读全文,整体上把握文言文阅读段大意,认真比对选项与原文,细心辨析。“深得皇帝认可”有误,从末段可知,皇帝对他忠于职守颇为认可,但对其残忍狠毒的做法并不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