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中国改革开放40年,为国内市场发展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随着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重大技术装备补短板等内涵式发展需求更为迫切,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为国内市场发展拓展空间,居民消费升级将进一步激发内需潜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78年的1559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366 262亿元,年均增长15%;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由1978年的38.3%提升至2017年58.8%。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世界对中国充满期待的大背景下,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结合材料,说明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经济意义,并分析应如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答案:【答案】意义:①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完善现代化市场体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②稳定国内有效需求,带动更多市场主体成长壮大,提振市场主体发展信心,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③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④保持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较高贡献率,为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经济注入稳定性、提供动力源,推动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发展。如何促进:①破除不适应需求结构变化的无效供给,不断优化市场供给结构来满足消费者最终需求,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②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和法治化营商环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增强微观主体活力。③完善激励创新的机制和政策,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升产业链水平。④破除制约国内市场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畅通国民经济循环。【解析】本题以国内市场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新发展理念、分配制度、市场秩序等相关知识。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说明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经济意义,并分析应如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本包含两个小问,第一个小问,属于“意义类”主观题,分析“意义类”主观题,要掌握该题型解题方法。该题型审题的难度小,但具体答题过程要用到什么知识,或者要从什么角度来分析意义,要求能够进行综合分析。同时在一个设问中往往蕴含着多个切入点,需要全面考虑,不要抓住一点,不及其余。解答本题需要全面提取材料信息,找准关键词。从材料信息来看,可以从消费反作用、现代经济体系、更高层次开放性经济发展等角度分析其意义。第二个小问,属于“措施类”主观题,解答本题,需要整合教材知识,归纳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措施。结合教材知识,可以从供给侧改革、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和法治化营商环境、分配政策、现代市场体系等角度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