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呼图壁河流域(左图)位于天山北麓,流域南北长约258千米,最高峰海拔5292米位于流域南端,北部荒漠区最低处海拔360米。流域内海拔3600米以上的高山区群山环绕、河水清澈;海拔1800-3600米的中山区广泛分布着云杉为主的针叶林及阔叶林,牧草茂盛,河流含沙量不大;海拔1800米以下区域河流含沙量较大。右图为石门水文站测得的某时段内洪水过程线。 (1)简述呼图壁河中上游地区发育众多支流的有利条件。(2)据上面右图推测该时段内洪水的主要补给方式,并说明理由。(3)分析呼图壁河不同河段含沙量产生差异的原因。 答案:【答案】(1)中上游地区多山,易发育河流的山谷多;上游高海拔处多冰川(雪)分布,山腰处(中山区)降水较多。(2)补给方式:冰雪融水。理由:流量变化周期接近24小时,与气温日变化相似;洪峰流量较小,变化不大。(3)高山区冰雪融化较少,流水搬运能力低,地表土壤发育弱,河水清澈;中山区植被覆盖率高,流水侵蚀作用弱,含沙量小;海拔1800米以下区域,植被覆盖率低,多人类生产活动,流水侵蚀和搬运作用强,河流含沙量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河流发育的条件、河流补给和河流水文特征等相关知识。(1)呼图壁河中上游地区发育众多支流的有利条件可以从地形和水源补给方面分析。从地形来看,读图可知,呼图壁河中上游地区多山,易发育河流的山谷多。从水源补给来看,流域内海拔3600米以上的高山区群山环绕,上游高海拔处多冰川(雪)分布,多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山腰处(中山区)多山地降水,补给水源多,因此,中上游地区发育众多支流。(2)读该时段内洪水过程线可以看出,该时段内流量变化的周期接近24小时,与气温日变化相似;说明流量主要受气温影响,而且洪峰流量较小,变化不大,可以判断该时段内洪水的主要补给方式为冰雪融水补给。(3)呼图壁河不同河段含沙量产生差异的原因可以从不同河段的土壤、植被、人类活动的差异等方面分析。上游高山区河段:上游高山区气温低,冰雪融化较少,流水搬运能力低,地表土壤发育差,河水清澈,含沙量小。中山区河段:中山区广泛分布着云杉为主的针叶林及阔叶林,牧草茂盛,植被覆盖率高,流水侵蚀作用弱,含沙量小。海拔1800米以下区域:降水少,植被覆盖率低,而且人类生产活动频繁,流水侵蚀和搬运作用强,因此,河流含沙量大。
地理 试题推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