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面材料,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80字左右①教育家魏书生曾妙解“人”字。他说,只有两划,一撇一捺。一撇代表长处,一捺代表短处。它告诉我们: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字上部合并,下部分叉。它告诉我们:人生之路有岔道,有的通向光明,有的通向黑暗,有的通向成功,有的通向失败。“人”字形状告诉我们,人的一生既有上坡路,也有下坡路,不会总在高点上。“人”字一撇一捺还可以表示要相互扶助,相互支持……请你任选一个汉字(“人”字除外)写一段“妙解”的话。要求:适度想象,合理解说。②从下面《红楼梦》名言警句中任选三句写一段话。要求:主题明确,语意连贯。A.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B.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C.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D.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E.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F.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③“五四运动”一百周年纪念日就要到了。请你从成岗、刘思扬,孙少平、田晓霞等《红岩》《平凡的世界》青年人中任选一人或几人为材料,写一篇纪念五四运动的小诗或抒情文字。要求:感情真挚,富于文采。
答案:【答案】①妙解“天”字。“二”和“人”在一起,就是“天”,这就告诉我们,人要懂得团结,借助别人的力量,才能突破自我的天空。“大”上面有个“一”,这就告诉我们,“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再伟大的人也要懂得低头,懂得节制;如果强行出头,伟大的人也可能成为众叛亲离的独“夫”。 “工”和“人”加在一起,就成了天,就力大无边。这就启示我们,懂得技术的工人,有工匠精神的工人,才是我们建设祖国的重要支撑,是我们的“天”。②世人皆视真为善,假为恶,真假善恶,均出自人心,既源于心复又归于心。然而人心是最复杂的,“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真正的智者不会被表象所迷惑,也不会被金钱名利所牵绊,最后落得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悲惨结局。人行走于尘世,“洞明”“世事”和“练达”“人情”还是必要的。世间的事异常复杂,在林林总总的现象背后隐藏着“世理”。愿我们都能在“真真假假”中抛却“机关算尽”的心机,洞察人生的“学问”和“事理”。③孙少平,这个脸上带着伤疤的帅小伙儿,从青涩少年到街头小工,再到煤矿工人,他有品德,有人格,更有思想。读书,让他的思想走在了时代的前沿;善良,让他的形象印记在朋友和敌人的心中;坚毅,让他为了自己的梦想,无畏风浪!挫折就像压在他身上的石板,总是会被他甩在身旁。他是80年代黄土高原上的强者,是“五四”精神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他是我们这些新时代青年人的偶像!【解析】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认真审读题干,按照题干要求写作,尤其注意字数要求等细节。本题属于微作文,要求从三个作文中任选一个。考生可根据自己的素材积累、擅长内容等选择最有把握的一个。①该题考查联想和想象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妙解汉字,根据魏书生妙解“人”字,可以看出“妙解”就是根据比划特点,或者字的整体布局,联系人生进行思考,解出哲理。比如“令”,“今”天努力一“点”,明天才有资格指挥别人。妙解时思路可以开阔一些,采用不同组合方式分析,也可以增减比划,分析含义。②该题考查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从《红楼梦》名言警句中任选三句写一段话。首先分析各个警句的含义,再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选择有关联的三个句子写一段话。要有统一的主题。比如,可以选择B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C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D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围绕“世事洞明皆学问”阐述看透世事复杂纷繁的表象,看透“真”“假”才会真正有“学问”,否则机关算尽,也是白忙一场。③该题考查名著阅读以及综合表达的能力。要求从成岗、刘思扬,孙少平、田晓霞等《红岩》《平凡的世界》青年人中任选一人或几人为材料,写一篇纪念五四运动的小诗或抒情文字。可以选择最熟悉的一个人物,简述人物事迹,阐发人物的精神品质,并与“五四运动”“青年”联系,揭示人物的代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