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王徵(1571一1644年),字良甫,陕西泾阳县人,明末著名科学家。1616年,王徵入京参加会试,结交了传教士庞迪我等人。1626年,王徵撰写《诸器图说》记述其已造和未造的虹吸、鹤饮、轮激、风磨等八种日用生产机械。次年又与传教士邓玉函共同翻译、编著《奇器图说》,该书是最早系统介绍西方力学及机械知识的中文著作。王徵认为“学原不问精粗,总期有济于世”。在扬州任职时,他主持改造漕河水闸,以放水救秧;创制打捞机械,以捞取坠入高邮湖底的堤石。1634年,王徵在家乡创立天主教慈善团体“仁会”,意图以善举“补此有憾世界”。1643年李自成起义军占领西安,力邀王徵为官,王徵以死相拒,绝食而亡。王徵对传播西方科学、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卓有贡献,被誉为“南徐(光启)北王——摘自田淼、张柏春《王徵——欧洲科学技术与文化的传播者》(1)根据材料,归纳王徵一生的主要活动。(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徵取得一系列科技成就的时代背景。 答案:【答案】(1)活动:制造实用机械,服务生产生活需要;学习介绍西方自然科技知识;依托教会开展慈善活动;与来华天主教传教士交往,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等。(2)背景:西方传教士来华,带来欧洲科技文化知识;儒家经世致用思潮的影响;工商业兴盛,科技取得重大发展。【解析】(1)活动:题目要求“根据材料”归纳。由材料一中的“王徵撰写《诸器图说》记述其已造和未造的虹吸、鹤饮、轮激、风磨等八种日用生产机械”可得出制造实用机械,服务生产生活需要;由材料一中的“次年又与传教士邓玉函共同翻译、编著《奇器图说》,该书是最早系统介绍西方力学及机械知识的中文著作”可得出学习介绍西方自然科技知识,与来华天主教传教士交往,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等;由材料一中的“在家乡创立天主教慈善团体‘仁会’,意图以善举‘补此有憾世界’”依托教会开展慈善活动。(2)背景:题目要求“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由材料一中的“次年又与传教士邓玉函共同翻译、编著《奇器图说》”可以推论出西方传教士来华,带来欧洲科技文化知识;“王徵撰写《诸器图说》记述其已造和未造的虹吸、鹤饮、轮激、风磨等八种日用生产机械”和“入京参加会试”可得出儒家经世致用思潮的影响;还应该从经济角度考虑,当时是明朝末年,工商业兴盛,科技取得重大发展,是王徵上述活动得以进行的物质基础。
历史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