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 , 过则勿惮改。”(《子罕》)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雍也》)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述而》)
(1)
请解释“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
(2)
结合以上三则材料,概括回答孔子对于“过”有哪些认识,并就其中一点谈谈对你的启示。
答案: 要以忠信两种道德为主,不要与不如自己(不忠不信)的人交朋友。
孔子认为:犯了错误,要勇于改正;不重复犯同样的过错;不断学习经典可以不犯大错。启示:在与人相处的时候,总难免会遇到这样或者是那样的错误,有的人因为自己犯了错误,就强词夺理,拼命地找借口,甚至为求自保而在背后抵牾他人,所谓见善思迁,有过则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是之后,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这样我们就能勇敢的面对和改正自己的错误。一个人犯错误并不可怕,最重要的是勇于面对错误,积极改正。在人生的道路上,只有勇于面对错,才能坚定的一步一步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