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一个国家要发展繁荣,必须把握和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反之必然会被历史抛弃。
中国
西方
材料一
清雍正年间,有人因作了“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的诗句,被认为是讽刺朝廷被处死。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
“让真理来代替迷信,让正义来代替偏私,让平等来代替强权,让人权来代替压迫”
——伏尔泰
材料二
图2 权利法案 材料三 康熙帝多次强调:“农为天下本务,而工商皆末也。”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 16世纪的英国,呢绒占英商品总出口量的86%,煤产量增加14倍,占全欧产量的五分之四,冶金和造船等都有了显著发展。
(1)
材料一反映当时中西方在思想方面有何不同?
(2)
结合史实,说说图1和图2反映的两国政治体制的区别?
(3)
根据材料三,说说两国经济发展的不同状况。
(4)
通过上述中西比较,对今天中国发展有何启示?
答案: 中方:实行文字狱等文化专制措施,加强思想控制);西方:追求真理、自由、平等,冲破思想的牢笼,获得精神的解放。
图1:设立军机处,强化皇权,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图2:进行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君主立宪制)。
中国: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影响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农为本,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要开放思想要建立民主制度、要发展经济、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