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限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
通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法
科学
信息
史社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法
科学
知识点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试卷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其他
知识点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首页
初中
历史
题目
公元前209年,九百多个穷苦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他们走到大泽乡,遇上大雨冲毁了道路,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误期者要被处斩。他们之中的陈胜和吴广号召大家举行起义,秦末农民起义爆发了。从材料中可看出( ) ①秦朝时,赋税沉重 ②秦朝法律残酷 ③陈胜和吴广有反抗精神和组织能力 ④秦末农民起义在仓促中爆发,没有经过准备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答案:A
查看本题答案和解析
历史 试题推荐
历史 试卷推荐
初三上半期期末历史免费试卷完整版(2019-2020年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
初三上学期期中历史题同步训练免费试卷(2018-2019年广西南宁市第三十八中学)
菏泽市2018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无纸试卷
初三上册期末历史免费试卷带答案和解析(2019-2020年甘肃省兰州市教学管理第五片区)
部编教材人教版初二历史下册期终综合测考试完整版
江苏八年级历史期末考试(2019年后半期)完整试卷
昌图县2018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无纸试卷
初三前半期期末历史免费试卷完整版(2019-2020年山西省汾阳市)
南平市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2019年下半期)带参考答案与解析
广东八年级历史2019年下学期月考测验网上考试练习
最近更新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文:从2009年1月20日到12月31日,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将按5%征收车辆购置税(原车
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作用时,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用量的改变,对生成物没有影响的是( ) A. Na2O2和H2O
下列为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 A.我是紫红色固体 B.我在自然界中硬度最大 C.我在常温下
两个分别带有电荷量﹣Q和+3Q的相同金属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固定在相距为r的两处,它们间库仑力的大小为F.两小球相互
如图所示,下列四个有关物体运动状态描述的图象中,不能说明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A. B. C. D.
当时,代数式的值为 .
Steven’s exam results put him______the top ten students in h
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乙醇可作燃料 B.氧气用于炼钢 C.金刚石用来裁玻璃 D.氯化钠用来制纯碱
下列饮食习惯中,不正确的是() A.一日三餐,按时进餐 B.不暴饮暴食,荤素合理搭配 C.饮食多样化,不挑食 D.不吃早
已知集合M⊊{0,1,2,3,4},M∩{0,1,2}={0,1}的集合M的个数是__________.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钠溶液会加快钢铁的锈蚀 B.洗洁精和汽油都能清洗油污,且原理相同 C.高炉炼铁中所需的高温
下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是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中A、B、C、D粒子共
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主要因素是( ) A学会了建造房屋 B自然环境的改善 C原始农业的发展 D人
已知点A(-1,0)在抛物线y=ax2+2上,则此抛物线的解析式为A.y=x2+2B.y=x2-2C.y=-x2+2D.
今年的“六·一”儿童节是个星期五,某校学生会在初一年级进行了学生对学校作息安排的三种期望(全天休息、半天休息、全天上课)
2.3 g纯净金属钠在干燥空气中被氧化后得到3.5 g固体,由此可判断其氧化产物是A.只有Na2O B.只有
(从某校随机抽取100名学生,获得了他们一周课外阅读时间(单位:小时)的数据,整理得到数据分组及频数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
It was Sunday and there were so many people in the streetst
如图,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平面A1ABB1⊥平面ABCD,且∠ABC=. (1)求证:BC∥平面AB1C
(05年北京卷)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仿写。要求:举出两个带有“半”字的常用语并对其中蕴含的理趣作简要说明。(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