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辈辈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几多教训,几多启示。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清政府官员耆英等人和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在停泊在南京下关江面的英军战舰“皋华丽”号上签约,条约签订时原无定名,史籍中又称《江宁条约》 ——徐梁伯、蒋顺兴《江苏通史·晚清卷》 材料二: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摘自李鸿章《筹办夷务始》 材料三:“振兴中华”是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时率先喊出来的。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起草的《兴中会章程》中把兴中会的纲领概括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金冲及《辛亥革命: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 材料四:下列三幅不同年份的图片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三次会议       1921年               1935年                  1945年 材料五:事变发生后中国主张和平解决,并为此而做出了种种努力,全系由民族生存的点出发。设使内战扩大,张、杨长期禁锢蒋氏,则事变的进展徒然有利于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讨伐派,在这种情况下,.....主张和平解决这次事变。 ——《关于蒋介石声明的声明》 (1) 材料一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在割地方面是如何规定的?这场战争使得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据材料二指出,李鸿章等人筹办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李鸿章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的关键是什么? (3) 依照材料三中国同盟会纲领,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了中华民国,从而结束了延续二千多年的什么制度?其胜利果实最终被谁篡夺? (4) 材料四三幅图片,哪一幅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具有生死攸关转折意义的会议?请结合会议的内容说明“一代伟人从这里崛起”。 (5) 材料五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的“和平解决”有何重大意义?通过以上回答,对于我们面临民族前途抉择时有何重要启示? 答案: 割香港岛给英国。使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自强;(或维护清朝统治);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或引进西方军事技术或学习外国利器)。 封建君主专制。袁世凯。 图二;这次会议确立了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历史事件:西安事变。重大意义: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重要启示:实现民族团结才能维护民族利益;任何党派、团体、个人都应以民族利益为重等。
历史 试题推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