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公元前139年,张骞率领一百多人出使西域,他出发后被匈奴所俘虏,在匈奴人中过了十年囚徒生活,之后逃跑,终于到达大宛。……张骞回到中国,带回了葡萄种子,还带了大量资料,根据这些资料中国才制定了后来在中亚的前进政策。汉武帝据此形成了一个新方案:他展望着一个伸展到极远的西方的伟大外交网,决心要和帕米尔以外的各国开辟持久的关系。这不仅仅是为了中国反抗匈奴,也意图在国内国外荣耀汉室,同时也是进行奢侈品贸易的手段。从《史记》上可以看出,不管是派遣使节出去,或是招待这些被访问国家回访的使团,汉王朝都意图给外国人造成中国伟大的印象。这样,交换使节就成为一种贸易形式,为进一步非官方的贸易开辟了道路。 ——摘编整理自【英】赫德逊:《欧洲与中国》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骞出使西域的背景。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骞出使西域的影响。 答案: 背景:匈奴多次犯边,边患严重;汉王朝经过休养生息,有了解决边患的经济基础;汉朝企图扩大在西域的影响;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得到巩固。 影响: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利于各民族的交往;推动了中国与中亚地区的交流;增加了中原王朝对西域的了解,提供了制定外交政策的重要依据;扩大汉朝的影响力;有利于官方与民间贸易的发展(推动“丝绸之路”的出现)
历史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