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北大荒”指20世纪50年代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中尚未开发的区域。20世纪60年代,随着大庆油田的开发,国家加大了“北大荒”荒地资源的开发力度。经过10~20年的草甸开垦和沼泽治理,“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东北土壤类型分布及湿地成因示意图。材料2:为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地发展建设东北农业生产基地,东北走“农—牧业结合共同发展”的道路。建立了东北地区中、西部的草业—畜牧业—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注:易地育肥,是指将牧区的犊牛、羔羊,在其食量大增时,送到农业区;通过喂粮食饲料促进其长大。)
(1)
简要阐明“北大荒”沼泽地形成的自然原因。
(2)
近年来,“北大仓”土地质量下降,有人说“北大仓”又将变成“北大荒”。简要阐明针对该地区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3)
根据材料分析“易地育肥”发挥了产粮区的哪些优势?它对草场建设有何意义?
答案: ①(纬度高)气温较低,蒸发微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②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③受永久冻土层的隔水作用,地表水易下渗,造成土壤积水。
①植树造林(森林采育结合);②保护湿地(沼泽);③保持土壤肥力(黑土培肥)。
优势:①提供充足的粮食饲料;②人口比牧区多,为牲畜育肥提供充足的人力。意义:减少对牧区的过度放牧,减轻对草场的压力,有利于实施退耕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