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王充(公元27年~约97年)东汉思想家.作《讥俗》、《节义》、《论衡》等。王充说:“天地,含气之自然也。”认为人和万物都是在天地运行中自然产生的,用气和气化说解释万物的生成变化,丰富了古代的朴素唯物论。他批判当时盛行的君权神授之说和谶纬符命的种种神异传说,提出“死人不为鬼,无知,不能害人”,从物质决定精神的哲学观念八手,否定鬼的存在,为后来范缜的神灭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论衡》中,他——对世俗迷信的各种说法作了批驳。王充强调实践对于知识技能的决定作用:“齐都世刺绣,恒女无不能……日见之.日为之,手狎也。”他还强调感觉经验的可贵,并提出要想得到正确的知识,还必须经过一个“揆端推娄”、“以心原物”的逻辑推理和思维判断过程。把古代唯物主义认识论大大推进了一步。在批判“好褒古而毁夸,少所见而多所闻”的尊古卑今之论时,他表述了今胜于古的历史发展观点。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
根据材料,归纳王充的主要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形成的社会背景。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王充对古代哲学的贡献。
答案: 思想:天地是自然的;人和万物在自然中产生;否定鬼神的存在;强调实践的作用和经验的可贵;今胜于古。 背景:阶级矛盾激化,社会动荡不安;天人感应思想和谶纬学说盛行;鬼神迷信思想泛滥。
丰富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推动古代认识论进步;提出历史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