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艰难探索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材料一】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外人断不能瓜分我中国,只怕中国人自己瓜分起来,那就不可救了!
——孙中山《民族的、国民的、社会的国家》(1906.12.2)
【材料二】陈独秀文摘
文摘一:盖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为本志之职。批评时政,乃枝节问题,不足论……
——摘自1915年陈独秀《敬告青年》
文摘二:我曾宣言志在辅导青年,不议时政……呀呀!这些话都说错了……我现在所谈的政治,乃是关系国家民族根本存亡的根本问题。
——摘自1919年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
【材料三】1920年秋至1921年春,上海、武汉、长沙等八个城市与日本、法国相继成立早期组织。……从1920年9月起,《新青年》公开宣传马克思主义,各地成员还利用公开发行的报刊宣传马克思主义……1921年7月,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正式成立。
——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的九十年》
【材料四】
图一:中共一大会址
图二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政治革命”的目的。
(2)
比较两段文摘,陈独秀的主张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3)
结合材料三,指出中国建立具备了哪些条件?
(4)
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两张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的联系。
答案: 目的:建立民主立宪政体(或创立民国、建国民政府)。
变化:从思想领域斗争转为政治领域斗争(或从思想解放到政治革命);原因:巴黎和会拒绝中国的正当要求,要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个日本。
“八个城市与日本、法国相继成立早期组织”为的成立准备了组织条件;“《新青年》公开宣传马克思主义”为的成立准备了思想条件。
图一: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的诞生,中共诞生使中国革命焕然一新;正是在中国的领导下,才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