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不断探索救亡图存、富国强兵的发展道路。材料一: 图一:1842年中英双方在英国军舰上签约的场景 图二:1900年炮火燃烧下的北京城材料二:在中西近代化探素的历程中,国人首先是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光学技术不好使,同样的洋枪快炮,同样的铁甲战船就干不过小日本,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就更大了,君主立宪也好,民主共和也好,这么好的制度怎么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于是开始学习西方民主与科学的思想。——《袁腾飞说中国历史》材料三:俄国十月革命的消息传到中国,中华民族最终选择了新的发展道路。——《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教材
(1)
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是中华民族屈辱的缩影和见证,它们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性质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2)
材料中提到了中国近代前期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它们分别是指近代化起步阶段的哪些重大事件?
(3)
请简要分析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新”在哪里。
答案: 图一: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图二: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学技术:洋务运动。学制度: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学思想:新文化运动。
在中国的领导下,探索出一条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