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每一次思想解放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洋务派在观察强大对手(西方列强)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柏杨《中国人史纲》材料二:(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而外洋各国蚕食鲸吞,日甚一日。来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间有洋帽之人,较上年之情形迥然不同。——摘编自1913年一位乡村知识分子的日记材料三:近代中国翻译日本书籍表年代哲学、宗教自然、应用科学社会科学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合计年平均数1895年前14123121896-19113817236623813695863.86——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材料四:我们说的做的究竟能不能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得是不是正确,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是否善于总结经验,针对客观现实,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只有这样做了,才有可能正确地或者比较正确地解决问题,而这样地解决问题,究竟是否正确或者完全正确,还需要今后的实践来检验。——摘编自邓小平1978年6月2日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派对西方列强的认识。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变乱”是指哪一政治事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3) 据材料三,指出甲午战争后中国翻译日本书籍出现的新变化。结合史实归纳出现这一变化的时代背景。 (4) 邓小平同志的这段话对接下来我国社会的发展起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答案: 认识:洋务派认为西方列强强大的原因是先进技术,没有认识到他们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先进。 事件:辛亥革命。影响: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推进社会风俗的文明化,促进中国近代化。 新变化:翻译日本书籍的数量大大增加,翻译日本书籍以社会科学类为多。时代背景:甲午战争的失败(洋务运动破产),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辛亥革命)。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思想准备。
历史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