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城市是政治经济发展的缩影,城市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安,意为“长治久安”,从西周到唐代,先后有十三个朝代及政权建都于长安。著名的丝绸之路就是以长安为起点的,它将西方的物产、经济、文化带入了长安城。唐长安城成为西方和东方商业、文化交流的汇集地,同时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达到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唐长安城的人口中,除普通百姓、皇族、达官贵人、兵士、奴仆杂役、佛道僧尼、少数民族外,外国的商人、使者、留学生等总数不下3万人。唐代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大都会。
材料二:自宣德(北宋开封皇宫正门宣德门)东去东角楼,乃皇城东南角也。……高头街北去,从纱行至东华门街、晨晖门、宝箓宫(开封城内的上清宝箓宫,为道教宫观),直至旧酸枣门,最是铺席要闹(店铺闹市要道)……南通一巷……并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潘楼东去十字街,谓之土市子,又谓之竹竿市。又东十字大街,曰从行裹角,茶坊毎五更点灯,博易(交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材料三:明朝的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经过大规模的扩建和改造发展起来的。朱棣通过“靖难之役”成为明朝第三个皇帝以后,选定北京为都城,从1406年开始对北京城进行大规模的营建,1420年基本建成,次年正式迁都北京。
——摘编自部编教材七年级下册
明朝北京城平面图
(1)
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长安城成为国际大都市的原因。
(2)
依据材料二,概括北宋都城商业贸易繁荣的具体表现。
(3)
依据材料三“明朝北京城平面图”,概述明朝北京城的布局特点。
(4)
综合上述三则材料,你认为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 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交通发达;是东西方商业、文化交流的汇集地;长安是世界上第一个达到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开放的社会风气、商业的繁荣、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交融等
街道以及宅巷之内到处可以开设店铺;商品交易种类丰富、交易规模大;经商时间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等。
由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组成,宫城是北京城的核心;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由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对称展开,均衡布局等(规模宏大、规划严整、中轴对称)
便利的交通、经济的发展、商业贸易的繁荣、政治因素的影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