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以及尚书省,中书省主要负责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诏令。门下省主要负责纠核朝臣奏章,复审中书诏敕,如认为不当,可以封还和加以驳正,称封驳。尚书省负责贯彻各种政令。“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是三省分工原则,从而彼此制约,以掌管国家大政。六部指的是尚书省下属的行政机构,分别为吏部、户部、兵部、刑部、工部、礼部,且每部都各辖四司,一共有二十四司。
——《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
材料二 从本质上看,宋代只不过是残唐五代的延续,宋代之所以国祚长久,没有短命而亡,只是因为宋太祖断绝了武人专政的传统……宋代的中央政府管理体系多头分权,效率并不很高。
——许倬云《大国霸业的兴废》
材料三 各行省的重大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职掌军权的中央机构)。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四 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顽(注:互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太祖实录》
材料五:公元1755年的胡中藻着有《坚磨生诗钞》,乾隆指摘诗中“一把心肠论浊清”之句,“加浊字于国号之上,是何肺腑?”诗中“与一世争在丑夷”、“斯文欲被蛮”等句,国有“夷”、“蛮”字样,被指责为诋骂满人,结果胡中藻被杀。
请回答
(1)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哪个皇帝在位期间进一步完善此制度?这一政治举措有何意义?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中央政府管理体系”的弊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太祖为断绝“武人专政的传统”采取的政策。
(3)
根据材料三,指出各行省的权力受到哪两个中央机构限制?这一行政管理制度,历史上称为什么制度?
(4)
材料四中“我朝罢丞相”解决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哪一矛盾?
(5)
从材料五中胡中藻被杀的原因可推断清朝统治在文化方面具体实行了怎样措施?
(6)
以上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怎样的发展趋势?其弊端是什么?
答案: 唐太宗。明确了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提高了办事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
行政效率低下。重文轻武;
中书省、枢密院;行省制度。
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文字狱
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或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加强。弊端:皇权的强化是中国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重要体现,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决策权集中在皇帝的手中,容易导致决策的随意性和决策的失误;不能广泛吸纳建议容易出现偏颇决策,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给统治买下了危机;皇帝专权容易形成暴政,出现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与政治腐败;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资本主义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