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同志带领中国领导团结中国人民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了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上,指出“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会后,等人发动人民群众,进行了武装暴动,在遭受较大损失后,指着地图说:“我们要到这眉毛画的最浓的地方去当山大王”。——摘编自胡绳《中国的七十年》
材料二:1938年,发表了《论持久战》。他提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这篇著作成为指导全国抗战的纲领性文件。
材料三:1949年中期,有些焦虑地说:“我们熟习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习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农村的日子伴随着扛枪的生活已经成为过去。——罗斯•特里尔《传》
(1)
材料一中“紧急会议”上提出的重要论断是什么?武装暴动受挫后又作出了怎样的战略转变?
(2)
请用三则史实佐证抗日战争是如何体现“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即全民族抗战并最终取得胜利的。
(3)
结合时代背景,指出这段表达焦虑的文字说明了我们党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怎样的转变?其意义何在?
答案: 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放弃攻打城市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
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领导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英勇抵抗,取得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台儿庄保卫战;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积极捐款捐物,华侨青年回国参战等等。
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意义: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为夺取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做了政治上、思想上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