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读北语,一从正 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请回答: (1) 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历史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2) 材料二反映的是哪次改革?这次改革的内容有哪些? (3)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上述改革对我国当今的改革开放有何启示? 答案: 事件:商鞅变法;历史意义: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莫定了基础。 北魏学文帝改革;内容:①迁都洛阳;②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饰;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等。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只有改革,国家才能富强;学习改革家顺应潮流、勇于改革、不断创新的精神等。
历史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