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恩格斯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过程,指出唯物辩证法使马克思作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发现,而两大发现又使社会主义学说从空想变成了科学。文中指出:“这种历史情况也决定了社会主义创始人的观点。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反杜林论》 材料二:在列宁登上历史舞台之前,俄国曾经出现过许多共产主义小组。其中,一个名叫维拉·扎苏里奇的女共产主义者给马克思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她问道,马克思提出的与大工业、工人阶级紧密联系的社会主义,是否可以在俄罗斯实现?马克思回答说,应该首先在欧洲发达国家实现。 ——《大国崛起·风云新途》 材料三:根据列宁的观点,社会主义革命不仅能够在具有阶级觉悟的无产阶级的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爆发,它也可以在一个不很发达国家开始,然后再影响其他国家,最终在全世界得以传播。 ——(美)曼弗雷德·马伊《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材料四:中国革命在斗争方式与发展形式方面,有极可注意的特点,如“革命不可能有夺取‘首都’一击而中的发展形势”,而是“各省农民此起彼落的武装暴动。 ——瞿秋白(1927年12月) (1) 材料一中“不成熟的理论”指什么?根据上述结论简述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2) 根据材料二、三,分析列宁和马克思的主张的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列宁革命主张的主要依据。 (3) 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俄两国分别选择了什么样的革命道路?简要说明两国存在这种差异的原因。 答案: 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历史条件: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同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独立工人运动兴起,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不同: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实现;列宁主张落后国家也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依据: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一战加剧了社会矛盾;俄国革命有一个比较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等。 道路:俄国通过城市武装暴动取得革命胜利;中国通过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夺取全国政权。原因:俄国是资本主义社会,城市工人阶级力量强大;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无产阶级力量薄弱。
历史 试题推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