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限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
通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法
科学
信息
史社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法
科学
知识点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试卷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其他
知识点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首页
初中
化学
题目
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供氧剂,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将质量为19.6g的不纯的Na2O2(只含有NaOH杂质)加入到87.6g水中,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04g(水的挥发忽略不计).请计算: (1) 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2)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g. (3) 将所得溶液稀释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 g. 答案: 【1】3.2 【1】20 【1】96
查看本题答案和解析
化学 试题推荐
化学 试卷推荐
2018江苏九年级下学期苏教版初中化学期中考试
2018内蒙古九年级上学期人教版初中化学期末考试
2016内蒙古九年级下学期人教版初中化学月考试卷
2018江苏九年级上学期苏教版初中化学月考试卷
2016江苏九年级下学期苏教版初中化学月考试卷
2021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化学真题含答案解析
陕西省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2018福建九年级上学期人教版初中化学月考试卷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2015-2016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黄桥中学九年级(下)第一次质检化学试卷带解析
最近更新
材料一:全国部分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环比变动示意图注:据统计,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房价收入比达8.3,大大超出国际通行
下图是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1)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主要分布于________中,也分布
A man and his wife had a dog to keep their house.When they w
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解释都正确的一项( ) A.不患无位,患所以(…的原因)立 修己以敬(尊敬他人)
抗酸剂的药理作用是 A.促进腹泻 B.促进血液循环 C.抑制胃酸分泌 D.中和过多盐酸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陶潜,字渊明,或云渊明字元亮,寻阳柴桑人也
某同学站在平面镜前2m处。他向远离平面镜的方向移动0.5m,此时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 ) A.1.5m B
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汶川县发生了8.0级地震。都江堰是此次地震离震中最近的地区之一,据都江堰景区工作人员介绍,未
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作家说:“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这主要反映了资产阶级 A.否定宗教信仰的思想
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2014年,从《汉字听写大会》《中华好诗词》等现象级文化类节目,到传统节日来临之际的
20.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任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哲学家在草地上给弟子上最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硅的分子式:SiO2 B.聚乙烯
—What do you think of your last ______?—I had a very scary e
Napogais a 12-year-old girl in Ghana(加纳),Africa. It is hard
历史上最早使用的还原性染料是靛蓝,其结构式为:,下列关于它的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它的苯环上的一氯取代产物有4种
设函数则使得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 ) A、(-∞,-2]∪[0,10] B、(-∞,-
据报道,锌电池可能取代目前广泛使用的铅蓄电池,因为锌电池容量更大,而且没有铅污染。其电池反应为:2Zn+O2=2ZnO,
已知有关物质的熔沸点数据如下: MgOAl2O3MgCl2AlCl3熔点/ ℃2 8522 072714190(2.5
14.某公司生产三种型号的轿车,产量分别为1200辆,6000辆和2000辆. 为检验该公司的产品质量,现用分层抽样的方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做一件事,往往有利也有弊,只有利而无弊的事情几乎是没有的。《淮南子·人间训》云:“众人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