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元和①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②。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因其土俗,为设教禁③ , 州人顺赖。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④ , 则没为奴婢。子厚与设方计⑤ , 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衡湘⑥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节选自《柳子厚墓志铭》)
【乙】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备注】甲乙两文均写于作者贬官期间。
【注】①元和:唐宪宗李纯的年号。②柳州:唐置,属岭南道,即今广西柳州市,当时极其荒凉。③教禁:教化和禁令。④相侔(mòu):相等。⑤与设方计:替债务人想方设法。⑥衡湘:衡山和湘水,在今湖南省境内。
(1)
解释划线字词。
①悉令赎归
②其尤贫力不能者
③悄怆幽邃
④以其境过清
(2)
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一处)
其俗以男女质钱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
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4)
结合【甲】【乙】两文说说柳宗元的形象。
答案: 【1】全、都【2】格外、特别、尤其【3】深【4】因为
其俗/以男女质钱
①到任之后,他慨叹道:“这里难道不值得做出政绩吗?”②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示例一:甲文写了柳宗元贬官柳州期间的三件事。一是因其土俗,为设教禁;二是关心贫困百姓;三是亲自指导士子写文章,提高那里的文化水平。表现了柳宗元勤于政务,关心百姓疾苦,有同情心。 示例二:乙文写于作者贬官永州期间,作者探山防水,流连于自然胜景,因自己被贬心中郁积苦闷和景物过于凄清而心情孤寂伤感。而甲文中的柳宗元在治理柳州时,大胆创新,为民办事,体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尚品格。所以他是一个以文传情的人,也是一个为百姓谋利益的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