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再过金陵①    唐包佶 玉树歌终王气收,雁行高送石城②秋。 江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伴客愁。 石头城   宋刘翰 离离芳草满吴宫③,绿到台城④旧苑东。 一夜空江烟水冷,石头明月雁声中。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后。②石城:指南京,又称为石头城。③吴宫:此指三国时吴国的宫殿。④台城:指六朝时的禁城(宫城),又称“苑城”,是当时的皇帝用于办公、居住的场所。 20.这两首诗都描写了金陵城,请结合诗句分析两诗景物描写的异同。(5分) 21.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作简要分析。(6分) 答案:【答案】 20.相同点:①两诗都描写了金陵城凄凉、衰败之景。(2分)不同点:①包诗运用拟人手法,写江山不管天下兴亡之事、任凭夕阳伴着客愁;(1分)刘诗运用动静结合手法(或答视听结合),写所见离离芳草、台城旧苑、空江烟水、明月高悬,又写所闻空中雁声。(1分)②刘诗的景物描写有时间(从白天到黑夜)和空间(从吴宫到台城)的变换,写出了作者的所见所闻。(1分)(说明:如学生能从以下角度回答两诗不同点,给2分。包诗写的是金陵秋景,写秋高雁飞、残照斜阳、江山依旧的凄凉萧瑟之景;刘诗写的是金陵春景,写离离芳草、台城旧苑、空江烟水、明月飞雁的悲凉寥落之景(2分)) 21.①包诗抒发了作者对江山依旧、物是人非的慨叹,表明六朝兴亡皆由人事;(2分)借古讽今,表现作者对安史之乱后政事日非、家国衰败的悲愁。(2分)(如回答作者过金陵的羁旅愁思给1分)②刘诗暗含古今盛衰对比,抒发了作者对金陵古城繁华不再、沧桑变化的深沉感慨。(2分) 【解析】 2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比较景物描写的异同。诗中相同点比较明显,都写的是凄凉、衰败之景。根据包诗中“江山不管兴亡事”可以分析在写景时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而刘诗中“石头明月雁声中”一句,石头显然是静景,而雁声是动景,因此就有了动静结合的特点。作答时扣住以上明显点展开即可。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诗句感情的把握。第一首诗的情感非常明显,根据题目“再过金陵”就可确定借古讽今,再结合“江山不管兴亡事”中“兴亡”二字,就可体会出江山依旧、物是人非的慨叹;第二首诗情感含蓄,揣摩“离离芳草”与“夜空江烟水冷”就可体会出金陵古城繁华不再、沧桑变化的深沉感慨。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语文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