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42年8月9日《中英南京条约》:“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害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既嗣后世袭王位者,长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1860年10月24日《中英北京条约》:“将粤东九龙司一区(按: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的中国领土)……付予大英君主并历后嗣,并归属香港界内。”1898年6月9日《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规定:英国租借深圳河以南、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及附近200多个小岛屿(即“新界”,约占香港地区总面积的91%),租借期99年。 材料二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香港沦陷,开始了3年零8个月的日占期。1942年10月中英谈判中,国民政府要求终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收回新界,遭英方拒绝。在1943年11月开罗会议上,丘吉尔公开反对在亚洲及中国实行大西洋宪章,并声称要让英国国旗在香港上空高高飘扬,他说:“我们也有我们的传统,只要我在白厅一天,我就要坚持这些传统和维护大英帝国。” 材料三 1982年9月24日,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指出:“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是明确的……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明确肯定:一九九七年中国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和美国就是在这个前提下进行谈叛,商讨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和办法。如果中国在一九九七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八周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扼要说明香港问题是怎样形成的。(3分) (2)材料二反映出什么问题?丘吉尔所谓的“传统”的真实含义是什么?(2分) (3)材料三反映出的原则立场是什么?此后中英两国就解决问题的方式和办法谈判的结果是什么?(2分) (4)从国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解决香港问题的不同结果中,你能得出哪些启示或结论?(3分)
答案: [解析](1)从19世纪40年代~90年代,英国倚仗武力威胁和外交讹诈,先后强迫清政府签定了《中英南京条约》、《中英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不平等条约,侵占了香港地区。 (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国民政府曾要求收回新界,由于英方拒绝而失败。丘吉尔所谓的“传统”不过是炮舰政策和侵略扩张。 (3)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政府一定要在1997年收回香港。在“一国两制”构想的指导下,1984年中英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决定1997年7月1日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4)国民政府腐败无能;国力是外交的保障;“一国两制”具有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典范,是实现香港回归、加快祖国统一的战略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