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2.课内文言语段阅读(17分)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闲,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闲,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己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节选自《庄子·养生主》)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 ①视为止,行为迟 ②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③技盖至此乎 ④依乎天理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依乎天理 B.而刀刃者无厚 C.虽然,每至于族 D.视为止,行为迟 (3)写出两个与本段文字有关的成语并加以解释。(4分) (4)庖丁解牛技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请根据原文加以概括。(3分) 翻译下列句子。(共6分) (5)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3分) (6)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3分)
答案:(1)A (2)B (3)游刃有余:现在使用比喻技术熟练高超,做事轻而易举。 目无全牛:现在指技艺达到极其纯熟的程度,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 踌躇满志:指对自己取得的成就洋洋得意的样子。 切中肯綮:肯綮,中肯。此语指能正好击中最重要的关键。 (4)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5)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过,更何况大骨呢! (6)因此十九年了我的刀刃还好像是刚在磨刀石上磨过一样。 【解析】 (1) 试题分析:虚词的用法常常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一在句中的位置,位置不同其用法往往不同;二与前后词的词性有关,比如“以”,以后面是名词,以是介词,以后面是动词或句子,以是连词;三与固定短语有关。①和②中的“为”都作介词,相当于“因为”。③中的“于”作介词,相当于“与、同”;④中的“于”作介词,相当于“对于”。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应该联系题目所指定的文段,从中找出与平时头脑中所掌握的意思有关联的成语。题中,至少可找出“游刃有余”、“目无全牛”、“踌躇满志”、“切中肯綮”等成语,然后再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两个加以解释。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需在正确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可根据文段中的关键词语分阶段,比如:“始”“三年之后”“方今之时”等。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就可以拿满分了。本题重点词语:因、技经肯綮。 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