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5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陵谷,云亦灵怪矣哉。 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 易曰:“云从龙。”既曰:“龙,云从之矣。” 【注释】①嘘:喷吐。②伏:遮蔽。③景:通“影”。④神变化:语出《管子·水地篇》“龙生于水,被五色而游,故神。” 1.乙文和甲文出自同一个作者,都是享有“文起八代之衰”的唐代文学家_____写的________(体裁)。 2.写出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⑴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⑵执策而临之曰         (    ) ⑶龙乘是气             (    )⑷云亦灵怪矣哉         (    ) 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⑴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两片短文通篇说的是物事(龙、马),其实论的是人事。想想看,作者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说成才是“龙”,你认为成才须借助于哪些“云”,结合实际来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韩愈  说 2.等同,一样  马鞭   这  也 3.⑴在马夫的手里受屈辱,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⑵云,是龙的能力使它有灵异的。 4.【甲】将人才比作千里马,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集中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1分),抒发了怀才不遇、有志难申的知识分子的愤懑不平,对不能知人善任的统治阶级进行了无情的嘲讽和鞭挞。【乙】将贤臣比作云,将明君比作龙,表达了自己渴望得到君主赏识与重用的愿望。 5.主观方面:良好的习惯,旺盛的斗志,不懈的动力;客观方面:必要的学习条件,家长、老师或同学的帮助。
语文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