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限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
通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法
科学
信息
史社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法
科学
知识点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试卷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其他
知识点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首页
高中
物理
题目
一个带正电的质点,电荷量q=2.0×10-9 C,在静电场中由a点移到b点,在这过程中,除电场力外,其他力做的功为6.0×10-5 J,质点的动能增加了8.0×10-5 J.则a、b两点间的电势差Uab为( )A.3×104 V B.1×104 V C.4×104 V D.7×104 V 答案:解析:由动能定理qUab+W=ΔEk得,2×10-9Uab+6.0×10-5 J=8.0×10-5 J,解得:Uab=1.0×104 V.答案:B
查看本题答案和解析
物理 试题推荐
物理 试卷推荐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2020-2021年高一期中物理题免费试卷在线检测
2018年至2019年高二上半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考题(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李林中学)
高二期中考试物理题带答案和解析(2019-2020年黑龙江省伊春市伊美区第二中学)
2018至2019年高二5月月考物理考题(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
黄冈麻城市高一物理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完整版
北京市2018年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网上考试练习
河北安平中学高一物理月考测验(2019年上册)试卷带答案和解析
渭南中学高一物理月考测验(2019年上半期)在线做题
2018-2019年高一上册第一次月考物理(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
宁夏石嘴山市高一物理月考测验(2019年上学期)网上在线做题
最近更新
如果用图所示的电路来测量电阻R1的电功率,则图中x是_______,y是_______。
已知函数f(x)=e-x(x2+ax+1).(Ⅰ)求函数f(x)的单调区间;(Ⅱ)关于x的方程f(x)=0在区间(-2,
我国南海海底蕴藏着丰富的锰结核——含有锰、铁、铜等金属的矿物。已知锰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25,相对原子质量为55,则锰原子
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A.食盐可用于制烧碱 B.食盐可用于制纯碱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5 ℃时,1 L pH=11的CH3COONa溶液中水电离出的O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面各题。(11分) 洞庭湖远眺 林 非 ①几十年来常常在梦幻中张望着岳阳楼华美而又雄壮的轮廓
设奇函数的定义域为,若当时,的图象如右图,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
A是一包草木灰固体钾肥,其成分是碳酸钾和难溶于水的杂质。X中肯定存在的溶质有__________,可能存在的溶质有___
填写下列空白: (1)______molH2O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与1.5 mol CO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相等。 (2)将等
It suddenly________ to me that we could use the computer to
有四张卡片,它们的正、反面分别写有l与2,3与4.5与6,7与8,将其中任意三张并排在一起组成三位数,则这样共可以组成的
下列词语加线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号角 角色 勾心斗角 群雄角逐 B.强
物体(用字母O表示)的初速度v0与所受合外力F的方向如图6-1-13所示.物体的运动轨迹用虚线表示,则所画物体的运动轨迹
我国的纳米基础研究能力已跻身于世界前列,例如曾作为我国两年前十大科技成果之一的就是一种合成纳米材料,化学式为RN。已知该
如图,真空室内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0.60T,磁场内有一块平面感光板ab,板面与磁
(2008·湘潭)甲、乙两图为模拟呼吸过程中膈肌运动的实验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表示膈肌舒张,膈顶上升,呼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
秦代凡是地方军队调动,五十人以上就必须以虎符为信。图中铜制虎符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虎颈至胯间写有:“甲兵之符,右才(在)
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Rl=20Ω,R2=30Ω,C为电容器.已知通过R1的正弦交流电
树木丛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观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