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四川省南充市】三、(三)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22 -25题。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阋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竞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乙】余十一二岁时,闻从叔灿若公言:里有齐某者,以罪戍黑龙江,殁(mò死)数年矣。其子稍长,欲归其骨,而贫不能往,恒蹙(cù)然如抱深忧。 一日,偶得豆数升,乃屑以为末,水抟成丸,衣以赭(zhě红褐色)土,诈为卖药者以往,姑以绐(dài欺哄)取数文钱供口食耳。乃沿途买其药者,虽危症亦立愈。转相告语,颇得善价,竞藉是达戍所,得父骨以箧负归。归途于窝集遇三盗,急弃其资斧,负箧奔。盗追及,开箧见骨,怪问其故,涕泣陈述,共悯而释之,转赠以金。方拜谢间,一盗忽擗(pǐ)砞mò(捶胸顿足)大恸曰:“此人孱弱如是,尚数千里外求父骨,我堂堂丈夫,自命豪杰,顾及不能耶?诸君好住,吾今往肃州矣。”语讫,挥手西行。其徒呼使别妻子,终不反顾。盖所感者深矣。 (纪昀《阋微草堂笔记》) 2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湮于沙上 ( ) ②不亦颠乎( ) ③虽危症亦立愈( ) ④终不反顾( ) 2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求之下流,固颠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B.转赠以金 扶苏以数谏故 C.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归途于窝集遇三盗 D.以箧负归 负势竞上 24.翻译下列句子 ⑴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⑵此人孱弱如是,尚数千里外求父骨,我堂堂丈夫,白命豪杰,顾及不能耶? 25.你从这两则故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甲】文的启示: 【乙】文的启示:
答案:【答案】22.⑴埋没 ⑵通“癫”疯狂 ⑶即使 ⑷回头看 23.C 24.⑴按照他的话,果然在几里外找到了(石兽)。 ⑵这人如此孱弱,尚能历尽艰辛,到千里之外寻找父亲的遗骨。我这个堂堂男子汉,自命英雄豪杰,反而做不到吗? 25.(甲)文的启示:“遇到问题,如果不从实际出发,而是主观臆断,就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甚至闹出笑话来”或“事物的变化是很多的,不能凭主观臆断去判断事物”或“实际经验有时比书本知识更可靠” (乙)文的启示:“做人要尽孝道”或“有志者事竞成”或“做好事与尽孝道都够感染影响别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