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面三段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论语·为政》)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为政》) (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译:                                                                   (2)根据以上三段内容,简要谈谈孔子的孝论及其教育思想。 答案: (1)然而,就是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2)孔子所提倡的孝,就是不仅要从形式上按周礼的原则侍奉父母,而且要从内心深处真正地孝敬父母。对于同一个问题,孔子对不同的人作了不同回答。同时也生动地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特点,即因材施教。 【参考译文】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只是说能够赡养父母便足够了。然而,就是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语文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