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限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
通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法
科学
信息
史社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法
科学
知识点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试卷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其他
知识点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首页
高中
历史
题目
“半匹红绫一丈绸,系向牛头充炭值”(白居易《卖炭翁》)充分反映了 A、唐朝时还存在着以物易物的交换情况 B、官府对手工业的控制和对工匠的剥削 C、唐朝时以物易物是主要的交换手段 D、官府对利用特权对人民的巧取豪夺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中看,用“半匹红绫一丈绸”来换取炭,是典型的不等价交换,这表明官府对人民的欺压,所以A、C两项理解片面。B项错在对工匠的剥削上。
查看本题答案和解析
历史 试题推荐
历史 试卷推荐
高一后半期期末考试历史题免费在线检测(2019-2020年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
辽宁省沈阳市第三十一中学等三校2021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历史在线考试题免费练习
滁州市2019年高一历史下册月考测验在线免费考试
2018-2019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甘肃省甘谷第一中学)
福建高二历史期中考试(2019年上半期)免费检测试卷
2018-2019年高一下册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带参考答案和解析(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
2017-2018年高二下册期末考试历史免费试卷(山西省吕梁市泰化中学)
泰州市2019年高三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带答案和解析
湖北高二历史期中考试(2017年上半期)在线做题
2019-2020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考试(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
最近更新
13、两个实心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它们密度的大小关系为ρ1<ρ2,若这两个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分别是F1和F2
已知8.622=73.96,若x2=0.7396,则x的值等于( ) A 86. 2 B
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AB与x轴交于点A(-2,0),与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的交于点B(2,
将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后,再加入下列物质,会有Fe3+生成的是( ) A.硫酸 B.氯水 C.硝酸锌
如图,数轴上点A,B分别对应1,2,过点B作PQ⊥AB,以点B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交PQ于点C,以原点O为圆心,O
世界上最先发明丝织技术,获得“丝国”称号的是: A 中国 B 印度
1869年门捷列夫编制了元素周期表。硫元素也排列其中,其化合价分别为-2、0、+4,+6价,依次对应的化学式错误的是(
短文写作。 在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这天,你校组织志愿者去庆丰敬老院开展“学雷锋, 送温暖”活动。假如你是志愿者学生张杰,
Pressed from his parents, andthat he has wasted too much tim
如图,金军中流传这句话的原因不包括( )A.岳家军沉重打击了金军B.岳家军收复了很多失地C.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D.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L 1mol·L-1的NaClO溶液中含有ClO-的
_____ ,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 __ 。(欧阳修《醉翁亭记》)
抛物线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新的抛物线解析式是( ) A. B. C. D.
D Tears are nature's way of making us feel more comfortable.
已知数列{}中的相邻两项、是关于x的方程 的两个根,且≤ (k =1,2,3,…). (1)求及 (n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共13分) 木格花窗的眺望 李汉荣 ①窗是松木做的,阳光照射的时候,惊喜的窗木就飘出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示数变小的电表有两个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作用,逐步建立责权明晰、衔接配套、运转有效的村级民主监督机制。此举是
设点P是函数f(x)=sinωx的图象C的一个对称中心,若点P到图象C的对称轴的距离的最小值是,则f(x)的最小正周期是
8.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 “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