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经济的发展,折射出时代的变迁,影响着社会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代 粮食亩产水平(市斤) 人均粮食占有量(市斤) 全国耕地面积 (亿市亩)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 春秋战国 91(全国) 614.8 2.3 94% 秦 汉 117(全国) 1048.35 5.72 94% 魏晋南北朝 122(北方) 215(南方) 1167.7 3.85 90% 隋 唐 124(北方) 328(南方) 1450.92 6.42 90% (1)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到隋唐时期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 材料二 植茶业在唐代相当发达,产茶地90%集中于今天浙江、福建、江西、江苏、安徽、湖北、湖南等省。据唐朝张途记载:“(祁门县)山多而田少,水清而地沃。山且植茗,高下无遗土,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 ——据郭亮《从茶产地的分布看唐代区域经济的开发》 (2)据材料一,分析材料二中茶叶种植在唐代发达的原因。你觉得材料二中“(祁门县)……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的记录可信吗?请说明理由。 材料三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以后)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据材料三联系宋朝商业发展的史实,指出宋朝“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对宋代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的理解。 材料四 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设户关26个,工关5个,……清代税关对商船户缴税亦极为苛重,全国又缺乏统一税率,以至各关税吏敢于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 ——摘自彭雨新主编《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材料五 (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摘自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 (4)材料四和材料五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对新经济因素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