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四、作文(共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2012年12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瑞典学院发表领奖演讲时追忆了自己的母亲,其中一个片段是这样的:  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捡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捡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扇了她一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捡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我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我终生难忘。多年之后,当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我相逢,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地对我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22.本题考查写作能力。在审题立意的时候,要抓住文中的关键句子。母亲说的“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意蕴深长,耐人寻味。《论语》中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母亲不愿让儿子再次把暴力加诸老人之身,正体现了“恕”的传统美德。由此可以立意为:学会宽容与理解。学生可就这一美德阐述自己的认识,举出现实中相关典型事例进行论证。如果写“尊老敬老”“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也可视为符合题意。
语文 试题推荐